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萬方有罪(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僅此一人而已。
要誅秦川一人容易,可梁帝要的是將其明正典刑,否則何以面對天下?
明正典刑?
可能嗎?
秦川一字一句,全都是正大光明的砍在梁帝身上。
梁帝越是憤怒,越是說明他心慌。
數十年的帝王不是白做的。
不能讓秦川繼續留在大殿裡。
讓他去天牢。
九重天牢!
不問罪。
沒有罪名。
如果有人試圖搭救,那麼機會就來了。
因為這樣可以順藤摸瓜,抓出秦川幕後的主使。
這是一場完完全全針對君父的陰謀。
帝王的心智,使得梁帝找到了眼下局面,最優的解法。但他要做的不只是這些。
他心臟有些疼。
梁帝是真正被氣到了。
江衝豁然起身,走到秦川面前。
“亞聖公,請了。”
梁帝此刻終於再次體會到大權在握的感覺,他是帝王,高高在上,至高無上。
他期待秦川還要說什麼話?
秦川卻沉默了。
什麼話都沒說。
甚至連眼珠子都沒瞧向梁帝,跟著江衝,無言地走出大殿,走向天牢。
梁帝沒有絲毫得意。
他唯有一種屈辱盪漾在心頭。
秦川的舉措完美詮釋了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各位大臣,都是人精,同樣明白這一點。
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秦川留下的背影竟如此高大,彷彿在說:
“我再說什麼,也是多餘的。”
大殿每一個人心裡都沉重無比。
秦川走向天牢,走向神都的地底。
可背影給人的感覺,登上的卻是九重天闕。
聖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亞聖走出去是暫時的,聖道是永恆不滅的。
他還會回來!
正因如此,才會有沉默的輕蔑。
梁帝憑藉帝王權威,將亞聖打入天牢,依舊改變不了一敗塗地的局面。
亞聖走了。
可一句句聖道言語,依舊迴盪在大殿之上。
迴盪在人心中。
在史冊裡。
殿中寫實錄的史官奮筆直書,一刻不停。
這一刻,齊國之太史,晉國之董狐,天漢之蘇武等,那些名著青史,為史家絕唱嘆惋的人物彷彿附著在他身上。
亞聖不在。
亞聖彷彿化身為史官。
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
史官私心裡恨不得皇帝立刻罷免了他,使他追逐亞聖於天牢的陰暗塵埃中。
但他不能在此刻離去,他現在有重大的歷史使命。
江衝來活了。
史官也來活了。有泰山之重。
他死則有鴻毛之輕,他筆則有泰山之重!
亞聖被打入天牢。
史官奮筆直書。
大殿裡依舊寂靜得可怕。
眾人以為有一場天大的暴風雨來臨。
但是沒有。
梁帝倒在龍椅上。
一向清健的身體,似乎在剎那間老去許多。
“陛下!”
林公公爬到皇帝身邊。
“林海,扶朕回寢宮,朕現在誰也不要見,誰的話也不想聽。”
亞聖秦川被打入天牢。
沒有罪名。
殿試之上,皇帝暈倒在龍椅上,回了寢宮。
可是事情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甚至僅僅是一個開始。
一個時辰過去。
梁帝的寢宮——萬壽宮外。
路萬里跪了有一個時辰。
身後的文武百官,內閣閣臣,跪了也有一個時辰。
路萬里是秦川的大宗師。
秦川的童子試是他一手操辦的。
此時此刻,路萬里不得不去進宮面聖,也必須得進宮面聖。
這件事鬧得比天還大了。
一個不好,朝堂就要被血洗。
他個人的榮辱已經無關緊要。現在他要做的事,已經超出個人榮辱,生死同樣是置之度外了。
他很恐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