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章 大儒論聖道,萬經注秦子(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州,新鄭縣。
不是所有讀書人都願意前往東海之濱,進入天門書院。而且還有大部分讀書人,沒能闖過天門。
他們心中有些遺憾,返程時,聽聞一個訊息。
原來致仕的大宗伯高震開壇講學。大宗伯便是禮部尚書,可謂門生故吏遍天下,哪怕致仕,他的門生也是一股極強的政治力量。
讀書最大的作用便是當官。
許多加入心學的讀書人,不完全是為了聖道,也有投機的因素。
因此致仕的大宗伯開壇講學,依舊吸引了許多人來聽講學問。若是能得高震青眼,往後的路,肯定會好走幾分。
有了這個動力在,青州文風,頓時蔚然一新。
新鄭學宮講壇,眾多讀書人在臺下認真聽講。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致仕的大宗伯,開宗明義第一句話,便是殺氣騰騰,讓臺下的讀書人們不由精神一震。
他們多是來搞交際,混學歷的。在這裡經營的關係,往後肯定用得著。至於對講壇上大儒高震的學問,屬實沒多少敬佩。
大家敬的是大宗伯高震,而不是大儒高震。
多少年了,他們也沒聽說過高老先生,治何經典,有何註解。
而此時高震殺氣騰騰八個字,著實如一把利刃,使得大家一點都不敢怠慢了。
老先生,有東西啊!
高震沒有看下方眾多讀書人的反應。
他此刻進入狀態了。
一首正氣歌,使他感悟到那浩瀚無邊、至剛至強的正氣,且與這個世界無比契合,他透過正氣歌,締結文宮,文位境界堪比鬼仙。而且轉修鬼仙,怕是能渡過一兩次雷劫。
如果是以往的大儒,沒有出路,試試鬼仙之道也無妨。
但現在秦川開闢本方世界的儒道修行之路,已經不需要去做別的嘗試了。
孟子最先提出浩然正氣,其著作說過“善養吾浩然之氣”,但公孫丑問他何謂浩然之氣,孟子也說過“難言也”,說不清楚。
因此後世大儒,悟出浩然正氣,也是難言。
畢竟孟子都解釋不清楚,他們何必白費力氣。
但是秦川不認傳統,有質疑一切的精神,於是寫出半篇“正氣歌”。正氣歌很好地闡釋了浩然正氣的力量。
高震一直覺得秦川很會闡釋大道。
他不但領悟大道真意,還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闡釋出來。
如果秦川要創立教派,叫做“闡教”就很合適。
闡者,闡釋,闡明要道也!
正氣歌餘下的部分是用天下人的熱血、正氣來補足,而不是靠秦川一個人。
高震繼續道:“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諸君以為然否?”高震對著臺下發問。
“先生所言甚是。”
高震意態自若,繼續開口:“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諸君又以為然否?”
“大善。”
有許多讀書人大聲讚歎。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仁至義盡,自然是無愧了。
高震聲音轉高,帶著幾許嚴厲,
“若是將來有一日,山河破碎,諸君做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以命報國,是否就是庶幾無愧了?”
臺下讀書人,想到這一幕,不由心情激盪。
他們多是年輕人,想到有朝一日,以身許國,不能許青樓會館的佳人,只覺得大丈夫正當如此。
“自是無愧。”
若能殺身報國,當是無愧於天地,無愧於祖宗,無愧於讀書人這個身份,無愧於讀了多年聖賢書。
他們整個人的人生都會因此昇華。
過往的戳齷齪,或者犯的錯誤,都可以因此一筆勾銷。
他們將一一垂丹青。
高震正色道:“諸君之言,老夫是不以為然。”
他此話一出,底下眾多讀書人,不由得譁然一大片。
殺身報國,還不能庶幾無愧?
便是諸子先賢再世,也不能挑這個理出來。
“敬你,才叫你一聲大宗伯;不敬你,叫伱一聲老匹夫。”有讀書人實在心裡不認可高震的態度,暗自腹誹。
高震看了眾人,笑著道:“你們肯定在想,我一個致仕的老傢伙,大家敬重我,叫我一聲大宗伯,不敬重我,也不過是蒼髯老賊,皓首匹夫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