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8章 難道是朕殺人太少,不能立威?(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件事。
“何人教你的?”
“大母教的,每三天教我一個字,前後教了三年。”
身陷囹圄,仍然不忘教自己的孫子識字,樊克的大母年輕的時候,也應該有一番見識。
只可惜,樊克是一個內官,註定沒有子嗣了——這一族算是絕了。
“樊克,朕念你有擁立之功,擢你擔任中書一職,以後學著給朕擬詔令,朕希望三年之後,由你來為朕起草詔令。”
中書是是少府的屬官,與尚書署中的尚書的職責相當——士人任尚書,內官任中書。
品秩不高,不過比四百石。
在未央宮裡,這個品秩的官員簡直多如牛毛。
但是對樊克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機會了,幾乎一步就從山腳走到了山頂。
一時間,他愣愣地呆在原地,甚至都忘記了謝恩。
“怎麼,你不願意接旨嗎?”
樊克這才如夢初醒,連忙下拜接旨,聲音中盡是激動和緊張。
直到天子讓他平身,他才抬起了頭。
“品秩比四百石,可以在宮外安一個家了,再把你的大母接到宮外去吧。”
“諾!”樊克這一個字裡包含了太多的情緒,以至於他自己都說不出這一刻的心情是什麼。
他只知道,天子對他的恩情比天還要高,他恐怕只有以死相報了。
待樊克擦乾了眼角流下來的那一行清淚,還因為晝寢而有一些恍惚的劉賀,終於是完全清醒了過來。
“此時,殿外有何人在等著見朕?”
“是光祿勳張安世和少府丙吉這兩位府君。”
“二人來了多久了?”
“不久,約莫一刻鐘的時間,此刻他們正在偏殿候著。”
看人知事,劉賀晨間讓他們去查的事情應該已經水落石出了。
那就看看仲父到底有多大的魄力,能煽動起多少的官員朝臣一同罷朝吧。
“將他們宣進來,朕現在就要見他們。”
“諾!”
……
溫室殿的偏殿不大,是專門用來給等候召見的朝臣歇息用的。
孝昭皇帝在位時,幾乎沒有機會在溫室殿召見朝臣,因此這座偏殿一直處於鎖閉的狀態,也是這個月來,才收拾出來的。
殿中,有兩人正在等候天子的召見。
正是光祿勳張安世和少府丙吉。
在孝昭皇帝大行之前,他們在人前極少有來往,看起來不過是點頭之交罷了。
但是私底下,他們的關係卻非同尋常。
而將他們二人連線在一起的,是張安世的哥哥張賀,以及廢太子之孫劉病已。
張賀曾經是廢太子據的賓客,關係十分密切。
後來因為廢太子謀反之事,被牽連入獄,最終被施以腐刑,發配到了掖庭去,並且一路當上了掖庭令。
正是時任廷尉監丙吉和張賀一同謀劃,才在接下來十餘年的時間裡,保住了劉病已的周全。
和許廣漢一樣,這個張賀對劉病已也是視為己出,甚至一度想要將女兒嫁給他,但是最終被張安世所阻,才悻悻地作罷。
丙吉和張安世都是小心謹慎之人,以前雖然彼此之間相互敬重,但是交往很少。如今都是天子的親信,自然就能相談甚歡了。
今日,他們在門下寺領了詔令之後,去了不同的衙署,奔波了幾個時辰,才前後腳來到偏殿之中。
此間沒有旁人,脾氣相投的兩個人自然就寒暄了起來。
但是,不管他們談什麼,卻都很默契地對一個人避而不談,這個人正是廢太子之孫劉病已。
別人可能不知劉病已的身份敏感,但是他們二人一定是知道的。
既然敏感,那就不如不談。
寒暄過後,年齡稍長一些的丙吉先將話題切入了核心。
“子儒,今日早間,我去的是丞相府,在暗處探查了一番,至少有九成的屬官吏員都告假了,你去的兩個府衙如何?”丙吉問道。
“情形大致一樣,我看在大司農寺外等候的各郡國的長史和屬官,已經有了十幾人了。”張安世憂慮地說道。
源源不斷的租賦正在運來長安城,不能及時入倉的話,很快就會出大問題的。
那麼明顯的弊端,為何天子好像漠不關心呢?
“丙公,你說這縣官到底想要如何處置此事?”
丙吉苦笑著搖了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