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課,你們要反對?
要知道,老子可是有傳人的。
道家和道教是一體兩面,別真把他們當病貓了。
儒家要是敢反對,他們第一個跳出來開噴。
到時候朝廷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而萬世師表,也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也是對他的表彰。
你們儒生難道要反對?是認為他老人家不配嗎?
可一旦他們接受這個概念,那孔子就將永遠被黃帝和老子壓一頭。
想到這裡,朱元璋簡直不要太高興:
“哈哈……好好好,這個法子好。”
“咱就知道你小子一肚子鬼點子,肯定能想出好法子。”
“這次咱要讓那群儒生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陳景恪‘陰險’的笑道:“嘿嘿,陛下別急啊,光有聖賢廟還不行。”
“儒家完全可以不加以理會,到時也起不到多大效果。”
“所以,朝廷必須要想辦法提高聖賢廟的地位,擴大它的影響力。”
朱元璋催促道:“有什麼好主意,快說。”
陳景恪沒有吊胃口,說道:“祭祀啊,每年規定幾個重大節日,朝廷組織祭祀聖賢廟。”
“要求各藩屬國,建立聖賢廟供奉先賢。”
“有藩屬國來朝,也必須先去聖賢廟參拜。”
“道教肯定是最高興的,讓天下道觀都單獨開一座大殿,供奉諸位聖賢。”
“如果沒有條件修那麼大的宮殿,至少也要將黃帝、老子和孔子三位供奉起來。”
“而且《華夏簡史》不是已經成書了嗎,直接在書裡將他們的頭銜給掛上。”
“到時候要求所有讀書人,都必須熟讀華夏簡史。”
“要求所有藩屬,必須全民推廣此書……”
“隨著《華夏簡史》影響力的擴散,這三個頭銜也將深入人心。”
“雖然沒有辦法動搖儒家的地位,但卻能降低孔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進一步削弱曲阜那一家的影響力。”
朱元璋雖然很興奮,腦子依然很清醒,搖搖頭說道:
“辦法不錯,但有些操之過急了。”
“《華夏簡史》不要動,否則引起讀書人抵制就弄巧成拙了。”
“先推廣這本書,讓天下人都學。”
“等影響力擴散,再順勢修建聖賢廟,給他們三位上尊號。”
“如此儒生們就算反對也晚了。”
陳景恪說道:“還是陛下考慮周全。”
“不過這些方法,也只能噁心一下儒家罷了,並不影響他們的地位。”
“儒家的地位,其實來源於對官場的壟斷。”
“只有儒家門人才能科舉為官,天下人自然都會去學習儒學,然後維護儒家和孔家的地位。”
“科舉倒也考算學,可算學是應用學科,不涉及人心思想,根本就無法對儒家造成影響。”
“如果陛下想從根本上,動搖儒家和孔家的地位,必須打破只有儒家才能為官的局面。”
朱元璋搖頭道:“這談何容易啊,儒家大勢已成,咱也有心無力。”
陳景恪點點頭,忽然說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此法需要很長時間佈局才行。”
朱元璋驚訝的道:“哦,什麼辦法?”
陳景恪說道:“給它找個對手。”
朱元璋連連搖頭:“不成不成,諸子百家早就消亡,誰能當他們的對手?”
“況且儒家勢大,若咱敢重用其他學派,恐怕他們馬上就要起來造反。”
陳景恪笑道:“誰說諸子百家全部消亡了?儒道法兵四家一直傳承未絕。”
“我們可以擇其一,作為儒家的對手。”
“兵家的短板太過明顯,可以排除。”
“道家無為而治,且和儒家糾纏太深,也不適合。”
“最合適的就是法家。”
“朝廷也無需刻意抬高法家的地位,更無需宣揚法家思想。”
“只要對司法體系進行改革,建立完整的司法體系,就足夠了。”
朱元璋更加疑惑,但他知道陳景恪向來不說空話。
此時聽他說起司法體系,就知道準是又有大計劃了。
心情馬上就變得興奮起來,追問道:
“好好說說,這個司法體系是什麼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