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章 百萬常備軍,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都有點不解,退役制度就這麼重要?

在他們看來,完全沒必要制定什麼退役制度。

軍隊多了需要裁軍,在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縮編不就行了嗎。

何必多此一舉?

朱元璋、朱標、徐達等更加了解他性格的人,則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陳景恪很少擺出如此強硬的態度,基本都是以說服為主。

一次無法說服,就再找機會說,像今天這樣強硬還是第一次。

莫非這個退役制度真的很重要?

朱標開口說道:“先不要著急,大家也不是說反對制定退役制度,而是有些不明白你為何如此重視。”

“莫非其中有什麼大家不知道的秘密?”

陳景恪深吸口氣,說道:“歷朝歷代,國祚穩定之後,常備軍都保持在二十萬到五十萬之間。”

“除非遭遇重大戰亂,否則不會超過這個數字。”

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減少財政壓力。

而且兵少了更容易走精兵路線,同時也是限制軍隊權力的一種方法。

“只有宋朝常年維持一兩百萬的常備軍。”

“宋朝就在不久前,他們面臨的情況大家應當都知道。”

很多人會說,宋朝保持百萬常備軍是源自於外部壓力。

事實上壓根不是這麼回事兒,

宋朝真正的戰兵也就十萬左右,數量更多的是沒啥戰鬥力的廂軍。

他們為什麼要維持數量如此龐大的廂軍呢?

前面已經說過,宋朝不抑制土地兼併,導致大量百姓失去土地變成流民。

宋朝政府採用了最粗暴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將流民中的青壯全部招入廂軍。

冗兵問題就是這麼來的。

“大明目前有多少軍隊呢?一百六十萬。”

“諸位,你們可知道一百六十萬軍隊,對朝廷意味著什麼嗎?”

徐達眉頭微皺,說道:“等大明解決了邊患,自會縮編軍隊。”

陳景恪卻說道:“不,大明必須保證百萬以上的常備軍。”

眾將都很驚訝的看向他,本來以為陳景恪是迫不及待的想限制軍方發展,沒想到他竟然反對縮軍。

更讓他們意外的是,朱元璋竟然認同的說道:

“想要實施帝國計劃,百萬常備軍可能還不夠。”

聞言,眾人都震驚不已。

帝國計劃?這是什麼東西?竟然要維持百萬常備軍。

要知道,這百萬常備軍可都是戰兵,不是宋朝那種廂軍。

隨即就興奮起來。

雖然不知道帝國計劃具體是什麼,但養活百萬戰兵肯定不是用來防守的。

這意味著什麼?

對個人來說,意味著軍功。

對於群體來說,意味著軍方不會遭到太大的打壓。

對他們來說,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訊息了。

然後他們就升起無限好奇,這個帝國計劃到底是什麼?

只是很顯然,知道這個計劃的人並沒有給他們解釋的打算。

陳景恪說道:“還是剛才那句話,百萬常備軍對朝廷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壓力。”

“但更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軍方自己內部。”

“要如何保持這百萬大軍的活力?”

“人的想法是會變的,一開始他想去軍中謀一個出身。”

“三年五年之後,他的想法變了,可能就不想當兵了。”

“有些人有那個野望,卻沒有那個能力。”

“當兵五年十年還是寸功未立,這樣的人留在軍中真的合適嗎?”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個池塘如果沒有活水注入,就會發臭變成一灘死水。”

“軍隊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能及時吸納新人,也會變得死氣沉沉。”

“可是軍隊人數是有上限的,如果沒有退役制度人數始終是滿的,新人如何加入?”

“最後就會造成,想進來的新人進不來,想出去的老卒出不去。”

“軍隊也是需要人才加入的,人才在哪?”

“在民間。”

“如何將民間的人才吸納入軍隊?只能透過廣撒網的方式。”

“每年都招募一批新兵,總有一部分是適合軍隊的人才。”

“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