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和尚就要不打自招了。”

不打自招?

劉幽求雙眉一挑,饒有興致地問道:“果然如此?那本官就拭目以待了。”

接下來崔耕的命令是和泥!

衙役們找來清水,和了一大盆黃泥,然後分成十九份,每個和尚面前擺了一份。

隨後,崔耕揮揮手,道:“你們不是都自稱見過那錠百兩重的金子嗎?好,每個人都按照自己記憶中的樣子,把這些黃泥捏成相應的形狀。不用完全一致,捏的差不多就行。怎麼樣?本官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假如真的存在這錠金子,當然不過分,但問題是……沒有啊!

現在無論是市面上還是坊間,黃金主要還是作為奢侈品存在,其形狀沒有一定之規,有圓的,有方的,有扁的,更多的是各種奇形怪狀。

事先沒商量過,又怎麼可能捏的差不多?恐怕十九和尚捏出來,就是完全不同的十九個形狀。

就這還說都見過那錠金子,誰信啊?

有個乾瘦的和尚見機得快,猛地竄出了小窩棚,高聲喊道:“出首!崔御史,小僧要出首,都是方丈指使我等陷害智剛的啊。”

方丈智圓頓時氣急敗壞地道:“我指使得?這話你也說得出口?分明是你出的主意,本方丈迫不得已才同意的。”

唰地,智圓跪倒在地,死命地磕頭道:“崔御史開恩啊,都是小僧一時糊塗,鑄此大錯,您就高抬貴手,饒了小僧這一遭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

至此,真相大白。

原來,這幫和尚手裡有了錢,不是想著怎麼辦正事,而是打算買點酒肉吃吃,找個美貌的小娘子快活快活等等……大肆揮霍一番。

然而,賬本就在那,智剛又是個死腦筋,他要是不同意怎麼辦?

於是乎,眾僧人秘議,栽贓陷害,把他除去。

沒想到崔耕棋高一著,會想到鑄模這種奇葩的方法來斷案,識破了他們的奸計。

當然了,崔耕也不能真的堅決要求劉幽求依律行事,畢竟智剛又沒死,只是捱了一頓打而已。

於是,和劉幽求嘀咕了嘀咕,算這些和尚在審問之前,已經自己改口,承認誣告。

這樣的話,按照朝廷律法,處罰就可減兩等,不必殺頭,每人打兩百大板就行了。

這兩百大板也不是那麼好熬的,把眾和尚直打了個哭爹喊娘,皮開肉綻,一百板下去,就有五六個徹底昏迷不醒了。

兩百板下去,連能叫出聲來的都沒有了。

當然了,衙役們都有分寸,不會真的打死他們,只是半年下不了地而已。

然後等劉幽求回到莆田,把智剛和尚從監牢裡放出,讓他接替智圓和尚來繼任蓮花寺的方丈,這個案子就算是了結了。

經過此事,劉幽求對崔耕徹底刮目相看了,一開始還以為這姓崔的不過是走了狗屎運的商賈小販,現如今算是明白了,氣運只是一時,說到底還是手下有真章,方有今天這福緣啊。

想起崔耕在蓮花寺的斷案之法,他不免好奇道:“若是那些和尚們考慮的周詳一些,事先商定了那金子的形狀,今日之事崔御史又該如何收場呢?”

崔耕想了一下,道:“那整件事就完全死無對證了,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法子。”

“什麼辦法?”

“劉縣尊請附耳過來,這個法子在斷審大部分案子之時都能用,人知道的越少,效果才越好。”

這麼神秘?

劉幽求仔細聽了崔耕的介紹,不由得心服口服,道:“行啊,崔御史,本縣之前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沒想到崔御史的斷案之法已臻化境,怪不得能得狄相看重!不過,你這個法子,只能用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案子,或者某些重案的輔助,完全靠這個法子斷案,恐怕難以服眾啊。”

嗯?劉幽求這話裡有話啊,難不成……

倏地,他見著四下無人,低聲問道:“劉縣令,莫非你眼下碰到了什麼疑案?”

劉幽求點頭道:“確實有這麼個案子,還請崔御史幫本縣參詳參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