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鄧御史忽然大喝一聲,道:“好你個蘇大郎,竟敢依仗崔耕的權勢,攔截本御史的儀仗,是可忍孰不可忍?來人啊,給我狠狠地打!出了人命,本御史兜著!”。

然後就衝出幾個人來,把那蘇大郎按在地上,狠狠地打了一頓。”

納尼?

還能這麼簡單粗~暴?

崔耕原本以為,蘇大郎怎麼也得有點小錯呢,沒想到完全是鄧光賓沒事兒找事兒。

到底是因為當日鄧光賓在萬年縣衙丟了臉面,以至於今日見了蘇禮一時衝動報復呢?

還是這個叫閻雲的年輕人有意歪曲事實?

李隆基也想到了這一點,皺眉道:“荒謬!鄧御史縱然要公報私仇,也要仔細籌劃吧?豈會如此不智?閻雲,你是不是和崔耕或者蘇大郎有什麼瓜葛,才故意偏袒於他?”

“要說瓜葛也是有的。”閻雲大大方方地道:“想當初,小人族中的閻知微投降突厥,則天大聖皇后下旨,將閻家抄家滅族,連三尺小兒也不放過。當時,小人就在那些不懂事的小兒之內。最後,是崔相在天樞下跪了七天七夜,我等才得以生還。如此天高地厚之恩,小人又怎麼可能不報答?”

李隆基道:“所以,你就站在崔耕這邊,故意攀誣鄧御史?”

“非也!”閻雲搖頭道:“正是因為這恩德,某今日才敢仗義執言,把事實的真相說出來。”

“哼,巧言善辯,顛倒黑白!”

李隆基冷哼一聲,又看向李旦道:“父皇,現在問題已經很明顯了,這閻雲因為受了崔耕的小恩小惠,就故意站出來為蘇禮開脫,還請父皇明查!”

“不,不是的!”

閻雲情急之下,乾脆主動站起身來,轉向百姓們道:“崔相是什麼人?大家心裡都沒個數嗎?他在掃除四海幫,還百姓一個郎朗青天。修三門渠,使關內再無缺糧之憂。更別說屢屢顧全大義,委屈自己了。如今他只是要大家實話實說,站出來做做證,就有那麼難麼?你們……你們到底有良心沒有?”

要說好惡,大家當然是喜歡崔耕,不喜歡李隆基的。

就算不談崔耕給長安百姓做的那些好事兒,唐隆政變中,李隆基的手下燒殺淫掠,不知多少百姓對其恨之入骨。

閻雲這番話講完,當時就有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子站了出來。

他高聲道:“老夫活了八十多了,膝下無兒無女,我活夠了!我今日就要為了崔相,為了天下公理做個證!”

李旦眉頭微皺,道:“將那老者帶上玄武門。”

“是。”

簡短截說,這老者自稱叫苗備,其證詞與閻雲剛才所言差相彷彿。更關鍵的是,他和崔耕以及蘇大郎都毫無關係。

玄武門門前的廣場,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在城樓上說話,下面的人很容易聽清。

很快的,就有第三個人站了出來作證。

這是個三十多歲的屠夫,他剛一開口,玄武門下就一片掌聲如雷,叫好之聲不絕。

萬事開頭難。

最後,竟出現了八個直接目擊者,所述供詞都大同小異。還有二十多個人雖然沒看見全過程,但可以做個旁證。

總不會這麼多人,都是故意冤枉鄧光賓的吧?

想到生活中種種不如意事,想到蘇禮如此身份都險些慘遭白打,更想到現在法不責眾,人群漸漸開始騷動起來。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鄧光賓無故欺侮百姓,絕對不能輕饒!”

“此乃謀殺之罪,按律當斬!”

……

喊到最後,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殺了他!”

“殺了他!”

“殺了他!”

百姓們齊聲呼喝,聲震雲霄。

李旦面色陰晴不定,待百姓們的聲音漸低,他雙手下壓,緩緩道:“太宗皇帝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知之矣!雖然鄧光賓罪不至死,但朕願意體察民情,將其特旨……”

“別介啊!”

生死關頭,鄧光賓情急智生,道:“陛下莫殺我,。我……我願意將功贖罪!”

“將功贖罪?晚了!”

鄧光賓搖頭道:“不,不晚,一點都不晚,因為,某要檢舉一樁謀逆大案!”

“謀逆大案?”李旦終於動容,改口道:“‘那你就說來聽聽,到底是誰要謀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