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5章 (大結局),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是赤縣神洲和西牛賀洲的分界,遭玉斧輕輕一劃,就被分開來。
整個麒麟閣鴉雀無聲,群臣稽首下拜,只聽到玉斧劃破地圖的刺啦微響。
“將這西半邊的地圖,連同朕的制書,一起送去給道遠。”
“告訴他。”
“朕承祖考,惟稽古,建爾國家,受茲白社,封於西土,世為漢藩輔。”
“其國名曰:賀國!”
想要成為“漢高宗”,必須有大氣魄和大智慧。
想要君臣善始善終,不出現田氏代齊的局面,怎麼辦?
那就給他一片和中原一樣大,甚至更大的“江山”,反正“天下”的概念已經擴大到九大洲,反正那片土地,本就是任弘自己打下來的。
整個西牛賀洲,甚至是更往西的地方,什麼歐洲非洲,都給你,只要你吃得下!
這是天子對麒麟閣第一功臣,最大的獎勵和承諾。
劉詢知道,任弘一定能讀懂自己的暗示:
“只要你不回來重走霍氏老路,朕……我保證,自此之後。”
“大漢,分東西!”
“劉與任,共天下!”
……
**四年九月,托勒密埃及亞歷山大港。
“《詩·下武》有云:受天之祐,四方來賀。賀國之土,東至於蔥嶺,西至於安息,南至於赤道,北至於碎葉。西牛賀洲,十王百侯,汝實徵之,以夾輔漢室!”
因為害怕海路船難遺失,制書原文和朝廷使者仍在身毒都護府,等任弘回去親自接,送來的只是副本。
這卻是效仿周代封太公望於齊之事,所謂十王,應該是烏孫小昆彌、奄蔡王、難兜王、康居兩王、月氏五部五王等,以後或許還可以算上埃及女王。
百侯那就數不清了,任弘手下在印度做了人上人的“關西侯”們,以及形形色色的投降印度剎帝利小侯。
“賀國,賀王……”
“這下,我也成阿賀嘍?”
“病已啊病已,真有你的。”
任弘讀罷不由感慨,又是大司馬大將軍,又是封王。雖然是承認既定事實,但皇帝能下這樣的決心,確實足夠大氣,就像當初封解憂為楚國公主一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看來,他當初果然沒選錯人,這確實是領導人該有的樣子,只可惜天不假年。任弘說過的,他一旦收到這樣的詔書,就意味著一件事:天子時日無多了。
再一看制詔發出的日期,已是五個多月前,他走得太遠了,老友的音訊最快也要半年才能送到。
任弘不由望向東方:
“陛下,還健在麼?”
……
“確鑿無疑,任將軍從始至終都弄錯了,那海西大秦國,或稱之為羅馬者,與中原之嬴秦,毫無關係!”
在離開亞歷山大前,城市南方靠近湖泊和尼羅河的港口裡,褚少孫悄悄找到正在認真翻越莎草紙,津津有味看書的劉更生,告訴他這個自己的大發現。
這是褚少孫在託人詢問了第十軍團的俘虜、龐培的黨羽、圖書館裡的希臘學者,多方驗證後得出的結論。
羅馬的歷史比他們想象中更長,早在秦始皇帝時就是地海強國,與條支,也就是塞琉古國的衝突,也是羅馬自西向東擴張導致,與任將軍著作《大秦國志略》裡描述的完全對不上,而且觀其文字語言習俗,都沒有一點中原文化的跡象。
劉更生聽罷後抬起頭來,卻沒有太過吃驚,他早就發現了,也就普通的大頭兵信之不疑,將軍說什麼是什麼,但凡是聰明人,早就看出了貓膩,恐怕連天子都不例外,只是看破不說破。
於是劉更生道:“這世上,本就多有附會的傳說,諸如太史公記載說,夏侯氏北奔為匈奴之先,古史言之鑿鑿,但其實根據不大。”
“將軍乃是凡人,而非全知全能,他也會出錯。”
這是變相承認了。
“那該如何辦?”褚少孫躊躇起來,要知道,任將軍西征,乃是建立在“大秦國”這個謊言基礎上的,一旦此事被戳穿,很多事情就不一樣了。
劉更生卻笑了,時至今日,西征已畢,事實既成,這個謊言,也沒那麼重要了。
他將正在閱讀的莎草紙遞給褚少孫。
“這是我從一位希臘大賢書中看到的一句話,他亦是帝師,今日便送給你。”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劉更生鼓勵褚少孫:“既然褚先生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