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5章 (大結局),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了端倪,那便寫出來,公佈出去,有些事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將軍不是常說,真理越辯越明嘛。”

褚少孫頷首,又看了看周圍,埃及女王徵用了幾乎全埃及的船隻為漢軍運送書籍、工匠和那些被綁架上船的希臘學者,士卒們已經搬運完食物和戰利品,隨時可以出發。

但就在這時,陳湯卻過來喚劉更生,說將軍讓他們陪同,去一個地方。

“去何處?”

陳湯指著遠處,城市另一頭的巨大奇觀。

“大燈塔。”

陳湯笑道:“今日是九月重陽,將軍要帶吾等登高望遠!”

……

“遠看已覺甚高,到了近處,更是仰之彌高啊。”

法羅斯島上的大燈塔已經被漢軍搜了一遍,每層都安排了人看守,以防刺客。

劉更生早在剛到亞歷山大港時就嘗試遠遠測過其高度,大概百步,一百三四十米,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高的建築——大漢最高建築是建章宮朝鳳闕,但也不到大燈塔的一半。

“知道為何能修這般高而不倒塌麼?”

任弘也在仰望,百米高樓在後世隨處可見,但在這公元前的世界,卻絕對是奇觀。

他告訴劉更生:“因為托勒密王在修此建築時,不但有匠人,還有數學家幫忙!”

數學史上的不朽先賢歐幾里得正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亞歷山大港,寫出了《幾何原本》,這本書有多厲害?兩千年後,明末的徐光啟與傳教士利瑪竇一起翻譯了其中的幾卷,依然能有醍醐灌頂式的感悟,哪怕到了20世界,幾何原本依然能被當做幾何教材來用。

兩千年不落伍的鉅著,現在其原稿和好幾份手抄副本,就乖乖躺在漢軍徵用的船艙裡,仔細防潮儲存,還分幾條船放。這也是任弘欽定必須第一批翻譯出來的書——在幾何圖形上,希臘佬確實是登峰造極,妥妥的他山之石。

此外,歐幾里得的《光學》《圓形的分割》《已知數》等名氣稍遜的作品也都有,等送回大漢後,耿壽昌肯定會無比痴迷吧?

工匠的技藝加上幾何大師幫忙,才能規劃出眼前這舉世無雙的奇蹟:第一層是方形結構,坐落在法羅斯島的臺基上,第二層則是標準的八角形結構,第三層是圓形結構,用8根石柱圍繞在圓頂燈樓上。材料是木頭、花崗石和銅,真不知耗費了幾世幾年。

不過要是碰上地震,該倒還是要倒。

進了大燈塔後,是從底端通到塔頂的傾斜螺旋式階梯,繞了一層又一層。兩個年輕人還好,任弘這老傢伙,爬了幾層就要停下歇息喝口水,果然是上年紀了啊。

抬起頭,這燈塔內螺旋上升的通路,真像極了埃及、中國乃至於人類的歷史,曲折悠長,似是繞了好多圈子,但終究是在一點點往上。

爬了不知多久,任弘只感覺腿肚子都在顫抖,只暗暗道:“真想念電梯。”

好歹已經到了頂層,劉更生也滿頭大汗,唯獨陳湯健步如飛,還能攙著他岳父走兩步。

在幽深的螺旋樓梯上待久了,一出來就吹到了清新的海風,疲倦頓消。

任弘這才發現,這燈塔頂端別有洞天,頂層四角各有一尊《波塞冬之子吹海螺》的青銅鑄像,朝向四個不同的方向,用以表示風向和方位。

而再看中央火炬位置,橄欖油和木材在晚上會徹夜燃燒,為遠方的船舶指明方向,而高處的尖端上,還屹立著太陽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態的雕像。

等任弘慢慢挪到燈塔邊緣,整個世界,一覽無遺。

亞歷山大那剛被戰火燒過的港灣碼頭正有無數小人在修繕,城市的花園、街道、劇場、宮殿以及繆斯神廟、亞歷山大陵、塞拉皮斯神廟等本來十分高大的地標建築現在卻變得極小。

再往遠處看,整個亞歷山大外圍的賽馬場,綠意盎然的尼羅河三角洲和波光粼粼的大綠海盡收眼底,還能看到極遠處海平面上的白帆,在羅馬艦隊離開後,通航的商船又開始往返此地。

劉更生和韓敢當一樣,怕高。這和膽大膽小無關,而是本能,劉更生腳已經軟了,只蹲在地上,一陣風吹來就哆哆嗦嗦。

倒是陳湯扶著劍昂首站立在任弘身邊,隨他一起看向遠方。

但任弘望了很久很久,卻發現。

這兒雖高,望得雖遠,但還是看不到見家啊。

他看不到懸泉置烤饢的炊煙。

也看不到尚冠裡裡巷井然的居舍。

更看不到未央宮外,自己和前輩、兄弟袍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武功秘籍到武俠世界

堅強的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