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部分,北洋軍閥史話,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統帥,可是他還是色厲內荏,他必須找一個打手。這時候,當之無愧的是吳佩孚。6月20日他又由天津到北京來報告天津會議的決定,於是他向段祺瑞悄悄地提出這個要求,段祺瑞正欣幸他願意披戰袍,親上前線,自然立刻答應,就是這天,北京政府發表了下列幾道命令:
特派曹錕為四川、廣東、湖南、江西四省經略使。
特派張懷芝為援粵軍總司令,吳佩孚為副司令。
22日特派李厚基為閩浙援粵軍總司令,童葆暄為副司令。
24日令魏宗翰為陸軍第九師師長。
28日令張樹元護理山東督軍兼省長。
曹錕由“兩湖宣撫使”一躍而為“四省經略使”,在民國政府中這還是最大的地方官。印鑄局特地替這個新官鑄了兩斤多重的銀質獅紐大印,位元任官的印還要大。這一來便顯示曹錕的地位是在各省督軍之上,也就是副總統的候補人。表面上看起來段祺瑞很捧曹錕,其實是非常勉強的,段生平最重資格,以前看不起黎元洪,是因為他在滿清只做到協統,曹錕以布販出身,段怎會看得起他。曹錕在北洋派中本以“老實人”出名,可是這次反反覆覆,證明老實人也會玩花樣,段在瞧不起曹的出身而外還加上對他的不信任。
段的私心想選一個文人出任總統,所以找到了徐世昌,既然不歡喜武人為總統,則又怎會歡迎武人為副總統?因此答應曹錕為副總統,只是一時權宜之計。
曹錕既為川、粵、湘、贛四省經略使後,竟留在天津私邸花園內飲酒看花,絕無南下之意。段想加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