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7章 胡部長,大國文娛,香港大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一個月,都是鳳毛麟角。畢竟,華晶目前投入的資金,一部分的國家劃撥,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由於,公司基本上處於虧損運營,產出別說的償還銀行的本金,就是利息也未必能還得起。
當然了,同樣是體制內孵化的企業,驪山半導體由於一開始就跟新創業系走的比較近,獲得新創業系的技術授權和訂單支援,且,總部設立在深圳,雖然依然受體系影響,但同樣不缺乏市場化競爭意識,知道半導體行業只有效率領先的企業,才能生存。所以,驪山半導體大致上跟上海的寶鋼一樣,成為國企裡面的模範企業。
更令人國家高層吃驚的是,驪山半導體創立之初,國家僅給了幾百萬本金和廠房地皮,以及銀行貸款等等政策。後面,驪山半導體基本上是靠著訂單積累利潤,自己成成起來的。不像華晶公司,那樣受到官僚體系的扯皮和推諉,導致專案先天就埋下了很難透過市場化盈利的伏筆。
在之前,胡部長已在深圳看過了驪山半導體和新創芯的晶圓廠,給其震撼是很大的。
一個晶片工廠的立項到投產,深圳這邊僅需要半年。因為,在工廠專案立項之前,可以容晶片工廠入駐的廠房基礎設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等有專案投產,裝置到位,加上其他晶片生產有經驗的工程師支援,以老帶新,最多一年時間,晶片流片的良品率就就可以超過30%以上,投產一年以上的生產線,良品率很少低於70%。投產兩年以上的生產線良品率如果不能到95%,會成為失敗案例分析。
無錫的華晶公司,跟北方的晶片工廠相比,算是南方的華晶。但是,跟深圳這邊的晶片工廠比,則是北方的晶片工廠。在效率方面,90年啟動的專案,居然在94年,還未正式投產。一方面是試驗生產的良品率依然不合格,每次流片成本很高,基本上不具備商業化盈利的能力。另外,則是因為生產成本非常高,所以,不可能低價接訂單,參與市場化競爭,進一步導致專案一直在試驗階段,而不能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正式量產階段,則是拿著客戶訂單的錢,來鍛鍊自己的團隊的工藝製程、良品率和成本控制水平。
總之,本來專案籌備週期太過於漫長,導致失去競爭力。而如果繼續拖下去,裝置繼續貶值,團隊得不到更多鍛鍊機會的話。那麼,對於國家層面而言這筆投資的損失,可能會大幅度增長。
現在拯救908工程,其實最好的辦法就算給華晶新投產的晶圓廠訂單,給華晶練手的機會。1.2~0.8微米制程工藝雖然落後,但給華晶訂單的話,好歹能夠鍛鍊團隊和減虧的效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