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分國家對f…35a的需求。

留給jf…30的市場還有多少?

更重要的是,在f…35a的產能提上來之後,美國很有可能會放寬出口限制,向更多的國家出售這種戰鬥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沙特。

美國暫時沒有向沙特出售f…35a,一是為以色列著想,畢竟美國是以色列的鐵桿,其次就是產能不足。

連主要盟友都無法滿足,美國自然不會考慮次要盟友。

雖然在海灣地區,沙特是美國的主要盟友,但是放眼全球,沙特最多也就算得上是美國的次要盟友。

此外,洛馬公司一直在改進f…35a。

最新批次的f…35a,在很多子系統上已經得到升級,比第一批具備作戰能力的f…35a強大了不少。

隨著f…35a的效能逐漸增強,受到的出口限制同樣會降低。

簡單的說,美國可以向以色列提供最新的f…35a,或者為以色列的f…35a升級,而賣給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的則是稍微差一些的f…35a,從而保證以色列的軍事優勢,讓阿拉伯國家不至於對其構成威脅。

當然,最關鍵的其實依然是製造成本,也就是出廠價。

到2022年,美國空軍採購的f…35a的出廠成本價已經降到了1。2億美元,在扣除了通貨膨脹之後,比最初的要求,也就是按照2016年幣制計算單價上限為8500萬美元,還稍微低了一點。

至於出口價,也在同步降低。

隨著f…35a的出口價格降低,肯定會有更多的國家選擇f…35a,而不是等待在量產時未必便宜的jf…30。

其實,這也是印度放棄su…57,轉投f…35a的關鍵所在。

只是,印度人想得有點多。

這就是,不但要買下f…35a的生產線與專利授權,還希望在實現國產之後,把出場價格降到跟美國相當的程度,也就是按照2022年的幣制計算,單價不高於1。2億美元,以此節約上百億美元。

有這麼好的事?

美軍為什麼能夠拿到出廠價,而其他國家的採購價格都要高出一大截?

說白了,洛馬公司得透過出口把鉅額的研製費用賺回來,而且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得返還給美軍。

為什麼?

研製f…35所花掉的幾百億美元,幾乎全部來自美國的國防撥款,是美**方出錢讓洛馬公司完成了研製。

也就是說,f…35的智慧財產權其實是在美**方手裡,而不是在洛馬公司手上。

有了智慧財產權,美軍自然能夠買到出廠價。

印度有什麼?

要是印度都能夠拿到跟美軍一樣的出廠價,那些出資參與了f…35研製,而且採購價還高得多的國家會怎麼想?

在等十多年,等到美國發起下一代戰鬥機的聯合研製工作時,還有誰會參加?

說白了,如果印度的採購數量足夠多,那麼美國或許會給印度一個批發價,比其他國家的稍微便宜一點。

至於拿到出廠成本價,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產量至關重要。

按照估計,到2025年,也就是在產量突破1500架之後,f…35已經達到盈虧點,即實現了保本。

那麼,從2026年開始,出售f…35賺到的錢就是純利潤了。

以此推測,在2026年之後,f…35a基本型的對外出口價格很有可能降到1。5億美元,最多不會超過1。7億美元。

即便包含全套系統,採購60架的單價也不會超過2。2億美元。

這個價格,絕對算得上便宜。

要知道,在2016年,印度採購法國的“陣風”,包含全套系統與彈藥的單價就超過了2億美元。

更何況,“陣風”跟f…35a根本就沒得比。

如果洛馬公司能夠把f…35a的全系統價格控制在2億美元左右,那麼現今所有的先進戰鬥機都不是其對手。

為什麼能夠做到這麼低?

說白了,就是產量。

到2026年,包括f…35b與f…35c在內,f…35的總產量將接近3000架,在2030年肯定會超過5000架。

如此巨大的產量,能夠把分攤的研製經費降到一個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為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