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餘烈尚氛氳⑥
校園養豬大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9.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餘烈尚氛氳⑥,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校園養豬大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這麼一串字。
然後整個大殿陷入了長久的靜寂。
“去病總結得挺好。”劉徹拊掌。
霍去病拱拱手:“您知道臣最不耐煩聽這類故事,自是隻撿最簡潔的說。要臣品,臣也品不出‘主角’的了不得來。”他並不是那種讀不下去書的人,只是很不喜歡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使這些說能客言之有物,他當然欽佩。可通篇看下來,這麼一大堆話,無非就是把所有人都知道並且能說出來的道理複雜化,霍去病不信一個正氣得大開殺戒的人能有耐心聽下去。
“如果是父皇,您聽到侯生那段話,會怎麼辦?”劉據指著天幕,侯生說理的那段文字問。
劉徹微微一笑:“據兒覺得呢?”
劉據沒音了。
他的沉默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給出了答案。
劉徹為兒子的聰慧而感到愉悅:“朕連說完的機會都不會給他。”頂著人頭落地的風險來找他,還不能說點精闢的東西,不殺他都對不起這搖搖欲墜的大好頭顱。
“這劉向,怎麼淨逮著我們陛下薅。”內史騰此時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峰。
“不是說劉向只是把這些故事收集起來編撰在一起的嗎?所以這事的根本源頭,應該是那些散播謠言的人啊!”雖然嬴棠此前已經說了那是“軼事趣聞”,戲劇化是為了加強教化效果,但馮劫才不管,對他們而言,這就是妥妥的誹謗。
“司馬遷寫《史記》,肯定也是要四處蒐集文獻史料的,沒準兒他們聽的就是一個版本的故事。”辛勝開始發散思維。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蒙毅道,“《說苑》的主要內容來源,是流傳於民間的遊說故事,說白了,這些東西,很可能就是說客本人流傳出去的,套了我大秦的背景,來突出他們自身的能力。司馬遷和劉向離秦挺遠了,又有項羽火燒咸陽宮這事在前,他們若要尋找史料,多半也只能從民間入手。”
“那陛下也太冤了,就為著這件事……”秦臣們不免忿忿。
嬴政可以說是所有人當中最冷靜的了,彷彿被編排的不是他而是個其他不認識的人一樣,見臣子們怒意有些上頭了,他還和聲道了一句:“卿等且安。”
只是他越這樣,臣子們心裡越是替他不平。
有些事兒真有你們看不過去也就罷了,怎麼還帶編的?我們陛下對臣子多好一人,才不會動輒搞血洗呢!
【在西漢,坑儒其實也是個小眾說法,真正流行起來甚至定型,是在東漢。】
漢朝皇帝們精準捕捉關鍵詞。
劉詢下意識地望向霍光:“我大漢,還分東西?”眾所周知,上次分東西的王朝,雖然續了好幾百年的壽命,但基本就是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有時候還得被諸侯拖出來當大旗,現在嘛……假使王朝能立墓的話,它墳頭草也有三米高了。
他大漢,不會也變成姬周那樣吧?
霍光:“……”有點擔心另一個位面的先帝呢。
那位陛下身體也不是很硬朗,不知這打擊又會給他的健康帶去多大的傷害呢?
劉邦揉了揉耳朵:“眾卿,乃公是不是年紀大了,耳朵也不好使了?他剛才說什麼了?你們給乃公複述下?”
蕭何起身作揖:“老臣與陛下年歲相差不大,老臣耳朵也不行了。”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韓信左看看周勃,右看看灌嬰:“臣也……”
“淮陰侯,你正當壯年,不至於吧?”劉邦斜睨他。
韓信:……與眾不同不對,附和別人也不對,你到底要我怎麼做!
劉徹兩眼發直:“我大漢,裂了?”他才剛嘲笑李世民說他大唐裂了,結果……
先裂的竟是我家?!
衛青立即道:“陛下,我們已經有了提前知曉未來的機會。”
預知未來這種事情,於有些人來說,是蜜糖,因為他們有把未來改好的能力;對有些人來說,是白水,因為他們知道了也不會改,想改也沒能力;而對另一批人來說,就是□□了。有一種人,他不是無能,他也很有能力——
有把事情越弄越糟的能力。
劉徹顯然不屬於後兩者,是以衛青一提醒,他便立馬從剛才的狀態中抽了身:“仲卿說的對,既然能知曉未來,又何愁無法避免?”還有光屏這種可以聯絡其他時空帝王的工具。實在不行,他,他爹,他爺,高祖,輪番遠端指導,那後生不至於連人話都聽不懂吧?他大漢,肯定會比歷史上長壽的!
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