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大局已定,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靈壁之戰的戰果傳到北平來,引得上下歡騰。府中其他人也許只是將之當成一場與以往一樣的大捷,但是也有人意識到,這一戰過後,似乎全然不同了。燕王掌握了戰爭主動權,雖然他在此之前,一直力求主動,但是在戰局上看,其實一直都是左奔右突,被動防禦。

他們似乎意識到了這種不同尋常,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紀善所的師傅們,圍在高熾身邊的時候越多了,而高熾似乎越發寡言,張昭華知道他在想什麼,燕王在軍事行動上取得了勝利,而最終的結果就會導致政治形勢的鉅變。這種鉅變,道衍曾經說過,就叫“乾坤倒逆、君臣失禮”,高熾根本沒有想過靖難之戰的結局會是什麼樣,而從現在開始,他不得不思考了。

在南方,燕王的軍隊繼續向南挺進,五月初七到達泗州。泗州在鳳陽府地界內,在府正東偏北二百一十里,是朱家的老家。燕王一進泗州境內,便百感交集。

他從就藩離開應天,就一直沒有再到泗州來,他站在洪澤湖畔胖,又想起了當年與眾兄弟一道在老家度過的歲月,想起了大家一起荷著鋤頭,跟老農一起下田種稻的情景,想起了在祖陵、皇陵中祭祖的情景,不由得涕下沾襟。

“橫罹殘禍,幾不得活,幸賴祖宗神靈庇佑,今日不孝子棣,得拜陵下。”燕王長跪於祖陵殿前,伏地而哭:“霜露久違,倍感蒼蒼。禍難未定,尚祈祖宗英靈終相庇佑,使不孝子棣綏定大難,扶持社稷。”

燕王拜畢,諸將一躍而上,也紛紛叩頭。燕王在陵前佇立良久才離去,出了殿門才發現,住在祖陵周圍的父老鄉親居然都來了,竟有數萬人之多。這時燕王的王號早被廢除,論身份,不過是庶人,然而這些人卻記得他龍子的身份,都向他恭敬地行禮。

幾個白髮蒼蒼的老者捧著一罈酒迎上來:“殿下遠來,能不嘗一嘗家鄉的濁酒嗎?”

見燕王端起酒碗,諸將紛紛勸阻道:“殿下,這酒——讓末將先嚐一嘗罷!”

燕王卻揮退了他們,“家鄉父老,難道會害我嗎?朱棣自起兵以來,問心無愧,天地神明並祖宗英靈,共鑑我心。”

他說著一口乾掉了海碗裡的濁酒,他知道這些人不會冒這樣的風險害他——燕軍大兵壓境,泗州卻是一片和平景象,因為此地乃是祖陵所在,誰也不會在這裡擅動刀兵,這裡的百姓來見他,真說不上是歡迎他或擁戴他,更確切地說,他們不過作為第三者,坐山觀虎鬥,反正禍亂不會加在他們身上,所以最後誰得了天下,都樂見其成而已。

燕王又賜給他們牛酒及鈔幣,並加以慰問,然後命人送他們離開。

祭拜過祖陵之中,燕王身上那種越來越強的迫切感讓他不論多少個夜晚都無眠,卻也神采奕奕。而跟隨燕王渡過淮河的諸將也越發奮勇,人人心中都有一種不能言說的興奮——這似乎是黑暗前的黎明,眾人卻已看到了希望。

向京師進軍的路線有三條,一是走鳳陽,二是走淮安,三是直趨揚州。有人主張先取鳳陽,切斷官軍援軍之路,發大兵進攻滁州、和州,集船渡江,再派一支軍隊,向西攻打廬州,奪取安慶,這樣便可控制長江天險。也有人說應先取淮安為根本,然後攻打高郵,直抵儀真、揚州,這樣可以放手渡江,無後顧之虞。

但這兩條路線都有困難,朝廷為堵截燕軍南下,已在鳳陽、淮安等地佈置了重兵,大修戰守器械,甚至將城中寺廟拆毀,用其木材製造戰艦,並加緊操練,使樓櫓戈甲都合陣法。而鎮守淮安的是寧國駙馬都尉梅殷,於皇族是至親,燕王自然是想從淮安南下,只不過派人送信請求借路卻未果,被梅殷義正辭嚴地拒絕,他甚至命人將使者的耳鼻割掉,只留一張口為燕王講君臣大義。

那麼燕軍南下,從泗州只有突破淮河直趨揚州一條路可取,事實證明上天留給燕王的選擇是對的,五月十九日,揚州生變,舉城投降,緊接著通州、泰州相繼歸降。二十日,燕軍西上六和,打敗駐守官軍。至此,江南的門戶已完全開啟,燕軍加緊整備舟師以待渡江。

就在燕王駐軍江北諸縣,籌劃渡江的時候,他的營帳前,迎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

燕王一見到她,不由得涕泗橫流,兩人相持慟哭,好長時間竟然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全賴馬和、馬雲幾個,將兩人扶上椅子,才悄然退下,下令眾軍官遠離燕王營帳。

“阿弟,”慶城郡主摸著燕王的臉,嚎啕道:“我快認不出你啦!我眼睛壞了,看人一重一重地,他們說你打了敗仗,被馬拖死了,我不知道這是假話,哭了一個月,眼睛就壞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