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弗雷德裡克·波爾中短篇科幻小說集,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米特金小姐聳聳肩,暗示那是伯克哈特的問題,不關她的事。她仍會修剪指甲。
伯克哈特怒不可遏地回到辦公桌前。他憤憤不平地想著,他並不是不能跟巴斯一樣簽字,但這畢竟是他的工作,僅僅如此而已。作為康特化學公司商業區辦公室的經理,這是巴斯份內的工作。
他一會兒想到要到巴斯家去叫他,或者到工廠去找他,但很快又將這個念頭打消。他對工廠的人實際上是漠不關心的,並且覺得接觸越少越好。有一次,他曾同巴斯一起去過工廠,但那次經歷亂紛紛的,而且在某種意義上講令人恐懼。除了幾個幹活的人和技師外,工廠中空無一人——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活人——只有機器。
在巴斯看來,每臺機器都由一種計算機控制,而計算機以其功能的強弱重造人類的實際記憶和思想。這種想法是令人不快的。巴斯大笑起來,安慰他說機器可不會像弗蘭肯斯坦①那樣掘墳挖墓,移植人腦。這不過是將人的習慣模式從頭腦移向真空試管罷了。這並不會對人有害,也不會將機器變成鬼怪。
【①英國著名詩人雪萊之妻、瑪麗·W·雪萊(1797~1851)1818年發表的同名小說中的主人公。】
但,這同樣使伯克哈特坐臥不安。
他將巴斯、工廠,以及其他種種叫人煩惱的事情驅出腦海,開始處理稅收回票。一直幹到中午,他才核對完那些數字——要是巴斯處理此事,憑著他的記憶以及他掌握的總賬目,只需用10分鐘便可結束。想起來頗令伯克哈特惱火。
他將賬單在信封中封好,走到米特金小姐面前。“既然巴斯先生不在,我們最好輪換著吃午餐,”他說道,“你先去吧。”
“謝謝。”米特金小姐懶洋洋地從桌中抽屜裡拿出小包,開始化妝。
伯克哈特將信封遞給她:“替我把它發了,好嗎?噢——請等一下,我想我是否可以給巴斯先生打個電話問個明白。她妻子講過沒有,他能不能接電話?”
“沒說,”米特金小姐用唇膏仔仔細細塗抹著嘴唇,“不過,並不是他妻子講的,是他女兒打來電話告訴的信兒。”
“那個女孩?”伯克哈特皺皺眉,“我以為她已去上學了。”
伯克哈特重新回到辦公室,不耐煩地瞟了一眼放在桌上已封好的那個郵件。他不喜歡夢魘,夢魘毀了白天生活。他還不如像巴斯那樣待在床上。
在回家路上,碰到一件可笑的事情。在他通常搭乘公共汽車等車的角落出現了騷亂——有人在喊叫著什麼地方有人處於冬眠狀態——所以他又多走了一個街區。伯克哈特看到汽車開來,然後又疾駛而去。這時,有人在後面叫他。他回頭一瞧:一個個子矮小,面帶痛苦表情的人急速走到他面前。
伯克哈特猶豫了一下,然後才認出他。這是一位泛泛之交,名叫斯邁遜。伯克哈特這時才注意到,汽車搭不上了,所以很不高興。
他打招呼:“哈羅。”
斯邁遜流露出迫不及待的表情。“伯克哈特?”他試探性地詢問著,態度熱切但又有點奇怪。接著他便凝視著伯克哈特的面孔,一語不發地站在那兒,先是急切而又熱烈,然後似乎抱著一絲淡淡的希望,最後漸漸化成一種悔悟的表情。伯克哈特以為,他是在尋找或等待著什麼。但究竟他所想為何,伯克哈特莫名其妙。
伯克哈特只得咳了一聲,再次打招呼:“哈羅,斯邁遜。”
斯邁遜甚至沒有聽見招呼聲,他只是發出一陣深深的嘆息。
“毫無辦法。”他嘟噥著,倒像是對自個兒講話。他對帕克哈特心不在焉地點了一下頭,然後徑直揚長而去。
伯克哈特看著他,一直到他的身影在人群中逐漸消失。他覺得,今天有點怪了,真叫人厭煩。一切都不太對頭。
搭乘另一班公共汽車回家時,他陷入了沉思。這並不是什麼可怕或者災難性的事情,這是某種他完全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你要生活,就要跟別人一樣,要形成一系列的印象和反應。你能預料事物。若開啟便箱,你就知道剃刀是放在第二格里;若鎖上前門,你便明白要另外再輕按一下才會把它鎖牢。
生活中使人熟悉的,並不是那些準確圓滿的事情,而是那些稍稍產生差錯的事情——突出的小彈簧鎖、樓梯上方的電燈開關需要再推一下,因為彈簧老化變鬆;腳下地毯無一例外的滑。
出問題的並不是伯克哈特的生活程式,出問題的是有問題的事情。比如說,巴斯沒有上班,而他平時是一貫來的。
整個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