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994年軟銀在日本上市,從此走上了一發不可收拾的道路。他最早投資雅虎,一下子就投了兩百萬美元,後來又追加到了一億美元,佔雅虎股份的33%,這一億美元在雅虎成為全球最有實力的網際網路公司過程中起到了致關重要的作用。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評價說,連他自己都沒有孫正義那麼看好雅虎的未來。他投資美國的ERADE公司,一下子就投入了四億美元。在網際網路高潮期他是世界首富,而在低潮期他的財富蒸發率高達98%,受到過日本業界的最嚴厲批評。
馬雲與孫正義的認識是在2000年的冬天,幾乎就在阿里巴巴獲得高盛的投資之後。當時有一個叫古塔的印度人想把馬雲介紹給美國的一家投資公司。但與古塔見面知道那家投資公司後,馬雲認為那家公司是高盛的對手,所以沒有答應進一步深入地談,而是把這筆風險投資給拒絕了。
不過古塔似乎沒有放棄給阿里巴巴介紹風險投資的想法,不久,他又給馬雲寫來的電子郵件,神秘地說:“有一個人你一定要見見,他會在幾天之後在北京見你。”
古塔說的這個人就是孫正義。
馬雲一開始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之所以還是去了北京多半是因為古塔的盛情,確實對於這樣一個熱心人沒有多少人會有勇氣拒絕。
到了北京的那個房間裡馬雲才知道他要見的是孫正義,而且場面與他想像的也不太一樣。不是很多人等著要見他一人。而是孫正義和幾個人一起見一大批等待風險投資的中國互聯公司的頭腦們。
看到這樣的情況,馬雲自述他對這次見面沒有抱多大興趣。但他還是耐心地等到了給孫正義陳述阿里巴巴情況的時刻。這種耐心更多地來自於“既然已經從杭州到了北京,也就不差再等那一點時間”的想法。
而這種等待卻得到了一個後來在阿里巴巴被稱為“最經典的六分鐘”的結果。
“原來我大概要講十分鐘左右,可是估計我講到六分鐘左右的時候,孫正義就從長桌子的那一頭走過來對我說,他要投資我的公司。”馬雲說。
對於這種多少有點瘋狂的場景——因為孫正義的這個決定最後導致了二千萬美元流向阿里巴巴,馬雲的評價是“一見鍾情”。他覺得其中的關鍵是首先孫正義不是投資目標,而是投資人。
“到現在我也不覺得孫正義的投資存在很大失誤。”馬雲評價孫正義的投資大幅縮水時說,“他投資的線路就是看人,而他看人的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想不想做大事情。哪怕現在沒有機會,只要他看人看對了,機會總是要靠人去抓的。孫正義透過資金抓住了人,所以現在沒機會將來還會有機會的。”
因此馬雲自認為孫正義之所以在六分鐘內決定給阿里巴巴投資是因為馬雲和孫正義是同一類人。“我們在很多事情上的想法是相通的,通常我不用說很多他就明白我要做什麼,更多的情況是我們想到一塊兒去了。這為後來的很多事實所證明。”
馬雲的這個判斷多少為孫正義對盛大的投資所證實。2003年,孫正義領導下的軟銀向當時的盛大投資了四千萬美元,與接下來向阿里巴巴投資的8200萬美元合起來幾乎單獨就構成了網際網路經濟恢復活力的一個重要訊號。但當媒體問及陳天橋那四千萬美元將會被用來幹什麼的時候,陳天橋回答說都在銀行裡存著呢。
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孫正義透過四千萬美元為中介,結識了陳天橋,並與他連上了關係。
我們再回到孫正義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上來:因為已經有了高盛的500萬美元,短期之內阿里巴巴資金顯得很寬裕。“管錢”的蔡崇信對孫正義的投資有點不感興趣。在馬雲與孫正義在北京見面以後,他很高興地跑來與蔡崇信說想找孫正義投資的時候,蔡崇信認為孫正義的投資可以先緩一緩。因為阿里巴巴的知名度和流量都在與日俱增,這時候對投資者來說是越早投資越好,而對創業者和天使基金來說,晚一些引入新的投資者公司的總值就會大大增加,顯然是有利的。
可是馬雲不這麼認為,此時他已經深深地為孫正義所吸引,因此他覺得來自孫正義的機會是無法拒絕的。他覺得首先是進入孫正義的投資圈意味著阿里巴巴將進入世界頂級的網際網路公司級別,在網際網路公司都沒有盈利的情況下,進入這個圈子就意味著機會;另外,馬雲認為不能用現有的眼光來看阿里巴巴可能不完全,想要阿里巴巴更快的成長可能會花更多的錢,“所以在有錢的時候多拿一點投資也不是壞事。”
孫正義來了(2)
馬雲的這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