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明鹿鼎記,軒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敵人各個擊破,是法國革命軍曾用過而未引起注意的眾兵戰術,拿破崙運用和發展它,形成一條經典性規則。

軍事藝術的秘密在於,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的時間,使自己的軍力超過敵人。

馬克思在談拿破崙有兩條作戰原則時指出:“第一。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做最有勝利把握的事情,第二,主力只用於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消滅敵人。”

拿破崙自己也說過:“歐洲有很多優秀的將軍,他們希望一下子就看到很多東西,而我只看一個東西,敵人的兵員,並且力圖消滅他們。”

毛在談論歷史上強大之軍打敗仗,弱小之軍打勝仗時,也以拿破崙多數戰役,都是以少擊眾,以劣勢對優勢而獲勝為例,指出“都是先以自己區域性的優勢和主動,向敵人區域性的劣勢和被動,一戰而勝,再及其餘,各個擊破,全域性因而轉成了優勢,轉成了主動”。

由於拿破崙把作戰的主要目標確定為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因之,在1805年11月,對其妹夫繆拉不聽指揮,迷戀於佔領為奧方所棄守的維也納,而不立即去追擊敵軍,大發雷霆,並痛斥繆拉說:“你為了獲得首先進入維也納的虛榮,竟耽誤了我兩天時間。榮譽僅在那些充滿危險的地方才能贏得,進入一座毫無防禦的都城有何榮譽可言?”

拿破崙一直注重促使步兵、炮兵和騎兵協調發展,以適應當時的作戰特點和新的作戰方法。

其傑出指揮才能還表現在1814年和1815年,當處於防禦戰局中,他仍然敢於進行進攻戰,且取得勝利,備受恩格斯的讚揚。

雖然前者以拿破崙被流放到厄爾巴島而告終,後者以滑鐵盧的失敗和巴黎的陷落而結束,但這兩個戰局的不利結局絲毫也不貶低它們在總的意圖方面的優點或其中區域性行動的意義。”

他曾指出:“整個戰爭的藝術,就是先作合理周密的防禦,然後再進行快速、大膽的進攻”。

他還注意把進攻和防禦作為有機聯絡的統一體,他說:“防禦戰並不排斥攻擊,攻擊戰亦不排斥防禦”。

並認為,“從守勢戰轉入攻勢戰,是一種最微妙的作戰動作”。

世界上最早專門實施作戰指揮的司令部是拿破崙時期建立的參謀處。

19世紀前,軍隊指揮機構中不僅包括作戰指揮,還包括後勤工作和政治工作,是三合一的形式出現的。

世界進入19世紀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大大推動了軍事工業的發展。

軍隊中新式槍炮代替了舊式的火器,鐵船舶代替了木船舶,汽車、火車代替了馬車等等。

軍隊的編制體制規模發生了重大變化,戰爭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作戰指揮日趨複雜。原先三合一的簡單機構已經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指揮體制必須變革。

拿破崙一生打了幾十個戰役,到了後期也感到無法統帥全軍了。

在1807年他任命曾在義大利方面參謀長的貝蒂埃為自己的參謀長。

貝蒂埃對參謀工作頗有研究,曾著有《阿爾卑斯普通參謀業務綱領》一書。

貝蒂埃經過一番潛心研究,向拿破崙提出了建立參謀處的設想,得到了拿破崙的支援。

1812年世界上第一個專門輔助統帥實施作戰指揮的參謀處產生了,作戰指揮較好地適應了當時戰爭的需要。

參謀處有參謀長領導,下設四科。第一科主管軍隊編制和實力,組織部隊移動和檢閱,蒐集制定軍法,處理戰俘和逃兵等。第二科主管部隊裝備。第三科主觀偵察,制訂作戰計劃,組織通訊聯絡和內務勤務。

隨著軍隊指揮的實施,司令部體制逐漸完善起來。

18至19世紀的歐洲兵制改革,實質上是武裝力量從私人化向國家化的轉變,軍隊實質上只是君主或領主的個人私兵而已,這個轉變是從“徵兵制”的啟用開始的。

真正的革命性變化來自法國大革命,王室被推翻,已沒有“國王的軍隊”這個名份,而在反法同盟的圍攻下,戰爭性質轉變為“為保衛祖國”而進行的“人民戰爭”,不是為了騎士的榮耀,也不是為了賺錢,作為國家公民都有從軍義務,這個轉變其實很倉促,完全是迫於形勢,在“愛國主義”的精神感召下的自發行為。

透過法國大革命,所謂“民族國家”的理念開始占主導地位,國家的軍隊也即“人民軍隊”。

總之,從法國大革命到拿破崙時代,軍隊逐漸完成了向資產階級軍隊的演變。

在兵役制上,由僱傭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青春夢未老

軒樟

鐵血天驕

我的傷心誰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