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莒縣,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遍就變成真理,結果就是人與庶民處處平等,殺一名庶民居然要人抵命。
“臣敬告大王,我軍勝了,舟師還焚燬魏人倉稟,大梁以北煙火沖天。”次日上午,一艘連夜急返的大翼戰舟帶來了勝利的訊息,項燕喜滋滋的報訊。
“秦人如土雞瓦狗,我軍自然大勝。”昨天熊荊期盼著這則訊息,今日他卻不在乎了。
熊荊毫不在乎的樣子讓項燕有些詫異,直到有人小聲的說起陳敖殺人之事,項燕方才瞭然,他嘀咕道:“既是誤殺,何至於死?”
“陳縣之俗,殺人者死。”作戰司酈且解釋道,他完全是遺憾的語氣。“馬上就要開戰,卻要處死一名軍中譽士,此對軍心極為不利。”
“項伯以為如何?”熊荊忽然看向項燕。他覺得這件事就是一塊試金石,凡是認為陳敖該死之人都將被他視為另類。
“臣以為陳敖不當死。”項燕道,“臣請大王准許贖死。”
“贖死?縣廷判了,此案不可贖死,奈何?”熊荊搖頭,他不再說起這件事,只道:“秦魏聯軍何時攻我?為何仍不見入境訊報?”
“臣亦不知。”項燕看向知彼司的勿畀我,他也覺得有些奇怪,難道秦軍入魏並非要攻伐楚國?“西線如何?秦軍可有異動?”
齊國是東線,魏國是北線,秦國就是西線了。這是熊荊的叫法,熊荊這樣叫了項燕等人也跟著叫。楚國對外情報已經逐漸集中到知彼司手裡。勿畀我聞言道:“宛郡秦軍未見異動,馬谷和謝邑亦不見秦人偵騎。臣以為,秦人是在等候咸陽王命。”
“等候咸陽王命?”熊荊和項燕都有些不解,但熊荊想到了祖太后羋棘,能阻止秦王伐楚的,也就只有她了,是她要求秦王按兵不動的嗎?
“咸陽可有訊息?”熊荊也問。
“稟告大王:咸陽無有訊息。”勿畀我答道。“秦軍如此,必是咸陽有所變化,可惜咸陽遠在千里之外,楚魏交惡、楚齊交戰,訊息”
秦、魏、齊三國連橫,等於是把楚國完全封鎖了。敵後的訊息根本就過來,楚貨也運不過去。聰明如白宜、猗贊等人,上個月便在大梁囤積了一批楚貨,坐等漲價。楚國大多東西都能自給自足,唯有馬匹需從趙國北購,好在上幾個月趙國交付了六千匹馬,夠楚國熬過本次大戰。
連橫之戰,大司馬府認為大梁水戰之後即將開始,但出乎意料的,西線和北線毫無動靜,真正開打只有東線。就在陳郢收到舟師大破秦魏舟師的當日,莒縣城下第一場搏殺正式開始。
“楚軍!是楚軍!”莒縣城樓,看著緩慢逼近的楚軍王卒,示警的鼓聲快速敲響,齊軍士卒雖有混亂,但不驚慌。齊國富庶,又多技擊之士,只要徵召數量不大,都是精兵。
“何人擊鼓?”守將田贏登上了城樓,他尚不明敵情。
“報將軍,楚軍來襲。”一個連長報告道齊**隊編制易於楚國,軍制和政制緊密結合。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率之十軌為裡,故五十人為小戎,裡有司率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率之十里為鄉,故兩千人為旅,鄉良人率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制帥率之。
連長等於楚軍的卒長。田贏順著他指的地方看過去,確見兩裡外沐水岸邊正列隊緩進的楚軍甲士,這些甲士不知穿了何種盔甲,陽光照耀下發出凌厲的白光。
“楚軍幾人?”田贏問向左右,他目力不及。
“楚軍約萬人。”楚軍排開的陣列大約有四百步寬,橫向五百列,而縱向約二十人。兩側還有一些騎手護衛,但騎手不多。
“萬人?”田贏不由笑了起來,“楚人憑萬人便想拔下莒成?豈非做夢。”
“將軍請看”另一位謀士指向了沐水,沐水之上,一行楚舟正逆水而進。沐水狹窄,初夏之時,河道寬也不過百餘米。此時,兩艘新式大翼正溯水而上,其後則是一些冒突小舟,再後面就有些看不懂了:類似樓船那般寬大的舟船上,立著一個高大的三角形木架,木架兩邊是大輪,之上是一根長長的木杆。
“投火之器,此乃投火之器。”一個謀士像被蜜蜂蟄了一口,手中楚國紙扇指著木架徒然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