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黑色山洪,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石油使用之前,煤是人類的主要燃料,在煤出現以前,木頭是人類的主要燃料。網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現在列國的青銅冶煉,全使用木頭。中國煤的使用,是在幾百年後的西漢,所謂《山海經》中‘石涅’即煤的推斷——作為《山海經》的編撰者,鶡冠子給熊荊看了書中所說的石涅,根本就不是煤,是一種類似冰糖成塊透明的東西,這其實是礬,不過他不認識。
煤的文獻探詢結果如此,硫磺也類似。即便熊荊將硫磺的顏色、氣味、產地(火山口、地熱處)詳細說明,編撰山海經計程車人和巫師們依舊找不到有關硫磺的原始文獻記載。確切的說,火藥最短的一塊木板不是硝石,而是硫磺,唐代硫磺提純技術出現後,火藥才真正實戰使用,之前不過是丹爐偶爾爆炸。
而最早記載硫磺的文獻,不可能是宋代《太平御覽》所引用的《範子計然》,而是《神農本草經》,可那已經是東漢。之所以這麼晚,和中原地區天然硫磺礦不多脫不了關係。
熊荊自然不清楚真實的歷史,他只知道眼下古今地名相異、他找不到要找的城市,古今物品名也不同,再就是沒有搜尋引擎,想找點什麼文獻難如登天。好在便宜師傅鶡冠子能調動一些人,比如現在找煤,直接詢問各地官員。
煤是現代工業的糧食,燒製水泥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用途,但功能是通用的,溫度高於木炭的煤用於鍊鐵,帶來的影響是水泥影響的十倍百倍。面對鶡冠子的問題,熊荊思考了一下才道:“以木炭鍊鐵,火溫不能使鐵化為鐵水,以黑石,即煤鍊鐵,火溫高鐵水必現。只是黑石多雜質,煉製前需煉焦,以焦鍊鐵,輔以……”
文縐縐的語言難以表達熊荊所知的冶煉技術,他回憶一下才道:“以焦鍊鐵,可出精鋼。”
自己這個徒弟對器物幾乎無所不知,見怪不怪的鶡冠子頷首:“鐵雖為金,可性脆易裂,故稱其為惡金,它只可作農具,難以為兵器。子荊所謂鋼是何物?”
上古無鋼字,熊荊只好道:“鋼,鉅也。精鐵百鍊而得,鑄劍,可吹毛斷髮。”
鉅的本意就是大剛,一說鉅鶡冠子就明白了,他問道:“子荊懂煉鉅之術?”
又回想了一遍鍊鐵知識,熊荊點頭道:“略懂。”說完他又有些不放心,反問道:“我楚國難道沒有鍊鐵之工匠?我所知之鍊鐵,恐與他們所知沒有太多不同。”
“天下鍊鐵之術,本以我楚國和燕國為善,所謂‘宛鉅鐵矛,慘如蜂蠆’,說的正是我楚國之鉅鐵,然鉅鐵出於宛,宛地已為秦所並。舊郢一戰,工匠橫死甚多,十不存三。今之造府,多為鑄客。”鶡冠子語氣帶著深深的遺憾,他可是親眼目睹兩個強國被秦人打殘的。
“老師,何為鑄客?”熊荊不解。
“鑄客即他國工匠,貪金銀之利,入我楚國造府。”鶡冠子解釋道。“列國皆重百工,入楚之工匠,僅為他國三等,可三等工匠也能做我楚國的冶師。”或許是要加深熊荊的印象,鶡冠子指著几案上的燻爐說道:“子荊寢房當有燻爐,那是舊郢所鑄,此爐則是大王所賜,與你寢房之爐有何不同?”
几案上的燻爐是不為人注意的,可細看,卻見這個燻爐厚重毛糙,絲毫沒有自己寢房燻爐那種精美飄逸之美,如果鶡冠子不說這是楚王所賜,熊荊都要以為這是市上順手買來的大路貨。
想到帆船上要用不少鐵構件,還有包船底的銅皮,熊荊嘆道:“我國工匠凋零至此!”
“此戰之罪也。”鶡冠子點頭。“我楚國出銅之處便有鐵礦,若子荊能煉出鉅鐵,用之造府,或可亡羊補牢。”
鶡冠子說的熊荊沉思不已。一般來說,船廠是有鍊鋼廠的,比如熊荊熟悉近代江南製造局,裡面就有鍊鋼廠,可那是鍊鋼,用的生鐵多是外購於瑞典、德國、英國等地。在冶鐵技術沒有大發展之前,礦石決定鋼質,中國鐵礦石並不優異,大冶鐵礦就不要提了,張之洞煉出來的鋼只能做鋼軌;鐵礦石最好的地方是本溪,那裡的鐵礦石含硫含磷極地,以木炭冶煉,可煉出優於瑞典鐵的純生鐵,難道要去本溪挖鐵礦石?
如果不去本溪,楚國境內能選的地方還有馬鞍山和霍邱,霍邱是優於馬鞍山的,可霍邱交通不便,再有一個地方是利國驛,張之洞辦大冶的時候李鴻章勸其辦在利國,那裡有煤和石灰。
“子荊,子荊……”有人再叫熊荊。
鋼廠好辦,可間斷性生產,鐵廠可就不好辦了,必須與原料地接近,還必須考慮原料本身的優缺點;再就是冶鐵術——sc是軍壇,3區是模型區,6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