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榮譽,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列陣於一裡半之外的秦軍軍陣看過去像一堵沒有盡頭的牆,朝陽初升、朔風冷冽,牆上林立的軍旗獵獵飄揚,使得這堵長牆更顯雄偉。然而,二十多萬楚軍士卒的目光全然不在那段長牆之上,他們正望著左軍陣前的那一杆紅色旗旗。
載見闢王,曰求厥章。龍旗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鶬,休有烈光……
(諸侯開始朝見周王,請求賜予法度典章。龍旗展示鮮明圖案,車上和鈴叮噹作響,韁繩裝飾金光燦燦,整個隊伍光彩奪目、威武雄壯)
秦軍右軍撤退後,救人之事已交給了普通士卒,酣戰之後的劍盾手再次入列,於夷矛手之間保護巡視隊伍中心的戎車和騎小馬的熊荊。朝陽之下這支巡視全軍的隊伍一如詩經裡所描述的那樣:龍旗陽陽,和鈴央央,熊荊的身上鉅甲、劍盾手的鉅劍、夷矛手的鉅鐵矛尖,這些都在朝陽下閃閃發光。
“我王英武!”士卒潮水般的跪下,哪怕很多人知道介者不拜的軍規。
“我王英武!”更多人對熊荊伏拜,包括戎車上的軍官。這不得不讓宮甲環衛像昨日那樣大呼‘介者不拜’。但這已經沒有用了,在右史的建議下,宮甲環衛改呼‘大王曰:免禮’。這倒是有用的,聽聞‘免禮’,伏拜頓首計程車卒頓時站了起來。
秦軍早上的突襲是致命的,以左軍之帥潘無命的報告,左軍最少死傷了四千多人,而秦軍留下的屍體,包括劍盾兵幹掉的那些,也不過一千餘人。走在左軍前列,熊荊已然看到遭襲後的慘狀:寬度千人軍陣,最前排基本看不到什麼甲士,多數是麻衣徒卒。列於第一行的人不可能沒有甲冑,沒有唯一的解釋就是前排甲士已被秦人殺光。
緩緩前行的巡視隊伍忽然停了下來,其實是熊荊停了下來。他看見佇列中有一名滿身血汙的犀甲之士,免冑後他的髮髻完全散亂,皮履也丟了一隻,正光著一隻腳站在枯草地上,手上的戈猶帶未乾的血跡,即便秦軍退了,他也高握在手,隨時準備砍下去。網
“叫何名?”熊荊看著他,心裡輕嘆。
“稟大王,小子沈戎。”本以為大王來只是巡視土揖,卻忽然問起自己的姓名,沈戎愣神後才相答,背心全是汗。
“氏沈,可是公子貞之後?”沈通寢,寢縣最開始是封給楚莊王之子公子貞的,是故稱為沈尹。沈尹本是沈縣縣尹的意思,不想後面沈尹二字成了氏,當朝太宰沈尹鼯便生於寢縣。
“小子卑賤,不敢折辱先祖,只氏沈,不敢氏沈尹。”沈戎面有苦澀,他自然是公子貞之後,可三百多年的繁衍,寢縣氏沈尹的人何止十萬,一些沒落的支系,只能改氏為沈。
“大王,沈戎正是我公族之後啊!可惜數百公族卿士子弟,如今只剩……”寢縣之將沈尹喜欲哭無淚,昨日他一回營就召集師中公族卿士子弟通告大王之命,早上列陣大部分公族子弟自願列於陣前,可誰也想不到秦人說來就來,第一行甲士大多死傷,沈戎是少數倖存者之一。
“賜刀!”熊荊重重的點頭。軍陣前三行死傷慘重,列於此的公族卿士子弟自然要遵循叢林法則淘汰一遍。那些強壯的、聰慧的、幸運的才能活下來。
“大王有命,賜寶刀。”楚國的騎兵不提也罷,騎兵刀一直保留著沒有下發。右史反對將這些鉅鐵寶刀賜給無功的越人徒卒,但賜給敢站於第一列的公族卿士子弟卻是理所應當。
騎兵刀很快奉了上來,四尺三寸的長度讓人驚歎,而當熊荊故意抽刀出鞘,雪亮的刀身當即讓所有人的眼睛變直。“嗚呼,寶劍哉!”沈尹喜一時分不清劍和刀的區別,不自覺的嗚呼了一句。沈戎也看得呆了,祖上也留下過寶劍,可那只是三尺不到的銅劍,怎比得上這身長四尺三寸、通體雪白的寶刀?
“跪下!”熊荊收刀入鞘,那奪目的光華忽然消失不見,眾人茫然若失。
“小子謝大王賜刀!”沈戎跪下之後頓首大拜,此時的他全然忘記剛才的恐懼和懊悔。
“記住,勇武即榮譽!”熊荊目光緊盯著他,似乎想將這幾個字刻在他心裡。
“小子記得,勇武即榮譽!”沈戎迎著熊荊的目光,把話重複了一遍。
“善。”刀終於放在了他高舉的雙手上。熊荊又對身後道:“記下他的名字。”
左軍剩餘的公族卿士子弟不止沈戎一人,在熊荊的要求下,剩餘的五十八人出列于軍陣前賜刀。另外一百二十多名傷者也記下了名字,若未死,也將賜刀;至於死者,仿效後世慣例,熊荊賜一面軍旗裹其入葬,其名記錄於冊,供奉於郢都宗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