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謊言,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宮正寢所爭鬥的,仍然是以武馭、以抑武這個老問題,而非周禮與楚政的表象之爭。

貴族、庶民、官吏都能從周禮找到自己要找的東西,但很顯然,孔謙、宋玉嘴裡的周禮,肯定是孟子式的周禮,荀子嘴裡的周禮,肯定是儒法合流的周禮。這像老歐洲的自由主義,到了美國是新保守主義;莫斯科東方大學的學生,到了延安成了老布林什維克。這不是誰先進與誰更不先進的問題,這是時間順序更靠後的問題。

楚國可以說自古以來不是周人世界的一部分,而是反周人世界的一部分。管仲喊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的時候,楚國是處於戎狄這一邊的。既然有這樣的歷史淵源,那不必在周禮尋找真理,完全可以在楚政的政制架構下,融合周禮合適的部分,如禮;拋棄不合適的部分,如仁。

即位九年,熊荊越來越清楚國家的本質。學大學的政治課本沒有騙人,國家是一個階級統治另外一個階級的暴力工具。這是本質,本質之外還有末餘,這像一把劍還有一個劍鞘一樣。這個所謂的劍鞘,是所謂的統戰。

楚國三百萬人丁口,只有少部分丁口是統治階級,大部分丁口都是被統治階級。要讓被統戰者毫無反抗,乃至心悅臣服、載歌載舞,必需進行統戰。忠君愛國,輕薄徭役,這些自然是統戰,但最重要的統戰還是庶民對自己政治身份的認同,即:‘我是楚人。’

當一個夷人、一個越人、一個巴人自稱‘我是楚人’時,代表他願意被楚國王廷、諸氏貴族統治,他會老老實實的交稅和傅籍。這像那個被知彼司策反的秦國官吏一樣,他本以為自己是秦人,當知彼司告訴他他本是戎人後,他毫無顧慮的叛變。後來他也不要自己的賞賜,舉家直接奔塞外去了。他是戎人,狐死首丘,總是要回去的。

有統戰自然有反統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行仁政而王天下’,這是經典的反統戰。以人『性』的善為引導,刻意模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差別,形成一種大眾民主、人人平等的美好模樣。這種統戰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是勸說統治者放棄武力,道德至。

熊荊記憶深刻的是,清末攝政王載灃說‘有兵在’,張之洞哀嘆這是亡國之音(意味著清廷統戰徹底失敗),後來滿清果然亡國。實際呢?滿清哪還有兵在?武昌起義是兵(新軍)發起的,平叛的兵(北洋新軍)在有前車之鑑袁世凱的率領下,一番東搖西拽,把滿清給拔退位了。

武力是統治的根基,統戰是統治的緣飾,國家是這樣存在的。現在有人希望透過換一種緣飾,讓武力徹底腐朽。雖然這對他有利,可以讓他權力像趙政那樣大,但他是拒絕的。

他絕不容許楚人——不管是作為統治者的貴族,還是作為被統治者的庶民——放棄勇武,將來任人欺凌;他也不容許楚國將來變成一個官僚帝國。趙政看去大權在握,可秦王室最終會變成官僚機構的傀儡,總有一天王命不出咸陽。

正寢明堂,相對而坐的師生完成第一輪交鋒,熊荊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鶡冠子則剛剛明白自己的學生要做什麼。或真或假的站在學生的立場,鶡冠子思索道:“既不用周禮,大王如何治天下?殷人代夏,此天命也;周人代商,此天命也。他日楚人代周,亦天命也。而天命又關乎周禮,大王不用周禮,如何言楚人得天之命?”

“天命?”熊荊念著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詞語,這當然是周人統治緣飾的一個部分,是所謂的統治法統。正是因為有這個法統,庶民才會心甘情願的自稱自己是周人而不是殷人。天命概而言之,是君權神授,凡人不可褻瀆。

“然也。”鶡冠子點點頭,站了起來,繼續之前的遊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秦乃虎狼之國,其政暴虐,大王怒而滅秦,奉天命也。秦亡以後,大王即是天子,既是天子,又如何不行周禮?”

如果是別人,真的要被鶡冠子說服了,然而熊荊笑了起來。他道:“天命之說,只起於周人,商湯所謂的‘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不過是周人篡改之辭罷了。殷人治國從不以天命。”

熊荊笑,鶡冠子也笑。周人只是殷人的母系血脈(娶了殷人之女),因此無法繼承殷人的法統,不得不另外創造發明了天命。為了使得天命看起來顯得‘自古以來’,周人又以天命為主旨,重新編纂了遠古歷史。將歷史扭曲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為政權的合法『性』背書。

這是好像後來歷史的秦國滅了六國,啟用五德始終說,將自己標榜成水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