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借貸,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過相邦。”敞亮的金行明堂,彧萬對趙梁、趙晉一揖後請兩人上坐,他指著外面排隊兌銀的人群道:“這幾日倉促,平旦方將銀錢兌價送至相邦府上……”

金行不是宮室,無臺,但裝修好於宮室。金行若不顯奢華氣派,商賈又怎麼放心將錢存進來?陸離為窗、青瓷鋪地,黃金鑄盞、白銀作觴,沒見過市面的人,一進來就要被鎮住。

趙梁當然不會被鎮住,他壓抑著怒氣道:“先生銀一斤對我趙錢兩萬四千,過矣!”

“相邦此言差矣。銀非錢,銀乃貨也。貴人商賈使趙錢至鄙行購銀,若價昂,弗買也;若價賤,門庭若市也。相邦豈能言鄙行兌價過矣?”彧萬含笑,在趙梁反駁之前他聲音又忽然提高,道:“此趙國錢價過賤也。如今四百八十錢方得雜粟一石,六百五十錢放得麻布一匹,銀一斤兌錢兩萬四千,何過之有?”

“大繆!”趙晉怒斥,“粟之官價僅八十餘錢……”

“八十餘錢可買石粟?”彧萬聲音比趙晉更大,“敢問足下所食乃八十餘錢官價之粟?”

彧萬的問題讓趙晉一愣,他真不知道自己府上所食之粟是多少錢買來的。彧萬繼續道:“銀乃貨物,價昂價賤貴人商賈自有分寸,何需相邦親來探問銀價。鄙人以為,趙錢與其在大市搶購萬貨,不如換成銀幣存於家中。如此貨價雖昂卻也不當大漲,坐賈不惜售,大商不囤積,此對趙國有大利。”

“於四國金行更是大利!”趙晉再次駁斥。“今日君十倍賤我趙錢而沽之,他日我趙國卻要以幣價將趙錢購回,此間之利,愈十倍也!”

“然趙國何日可以幣價將趙錢收回?”彧萬立即反問。“請告於彧萬,彧萬拜謝。”

彧萬一個‘何日’又把趙晉的嘴堵住了。十倍之利,一年可獲那當然是暴利,可若要十年、二十年才有十倍之利,那就是虧本了。尚若趙國真亡於秦國之手,那就是血本無歸了,四國金行最後只能收得一倉庫的粗銅。

“齊楚兩國為救趙而設四國金行,輸趙國於黃金白銀,趙國錢價低賤至此,銀一斤兌錢兩萬四千兌者乃絡繹不絕,我人能奈何?相邦若覺錢價太賤,大可告與趙人不當兌,可乎?”彧萬堵住了趙晉的嘴,又揖告趙梁。

這時候趙梁已經醒悟過來了,先不說輸銀於趙是個賭局,即便趙國社稷仍在,收回這筆錢最少也有二三十年,人家二三十年才得十倍之利,確實沒什麼好抱怨的。

“趙梁錯怪先生了。”趙梁起身對彧萬深揖,算是道歉。

“相邦心憂趙國,何錯之有。”彧萬趕緊起身回禮。

“先生言,既兌趙錢,貨價仍昂?”明堂裡氣氛融洽起來,趙梁關心錢價,更關心物價。

“然也。”彧萬點頭道。“金行只輸入金銀而非輸入萬貨,錢多貨少,價仍昂也。”

“這……”趙梁有些不懂了,他不是輕重家,不懂輕重術。

“兌錢非降萬貨之價,乃穩萬貨之價。”彧萬解釋道。“昔日趙國錢價不穩,何人敢販貨至趙?無利可圖,商賈不至也。商賈不至,貨價更昂也;貨價更昂,鑄錢愈多也;鑄錢愈多,錢價更不穩也;錢價更不穩,商賈更不至也……”

彧萬向趙梁描述出一個越來越惡劣的迴圈,這就是戰爭期間的趙國經濟,這個經濟是逐步逐步失效的。現在金行做的就是止住越來越惡化的趨勢,讓負迴圈變成正迴圈。錢價穩定,長途販運有利可圖,高物價吸引商賈絞盡腦汁運來貨物,物價漸跌。

“然錢價低賤至此,朝廷如何購商賈販運之貨?”趙晉悻悻,他對金行仍然有意見,尤其是錢府再也不能鑄幣,一切鑄錢模範都被金行搬走查封了。

“自然是借債。”彧萬答道。“我觀趙國貴人商賈皆多金,何不借錢於彼等?”

彧萬之言終讓趙梁想起了葛得的報告,葛得曾經說過債券一事。趙晉則道:“趙國之金乃趙國所有,何須相借?”

“以新趙律,若非其人所願,私產不得強徵。”彧萬抬出了最新修改的趙律。“然若落於秦人之手,毋說私產,性命亦無,其人為何不借?既然願借,何必強徵?售之債券即可。”

“售出債券,子錢幾何?”趙梁明白彧萬的意思,發行債券是把所有貴人和趙國捆綁在一起,趙國如果真的亡了,借出去的錢肯定還不上。

“一成五。”彧萬答道。這是當年熊荊所定的國債年息。

“一年一成五?”趙梁復問。如果是年息,這並不高。

“然也。”彧萬道。“趙國可向國內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