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救己,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蒙恬率軍往西,王敖車駕往東。身負同樣使命的兩人在山道上相遇,兩車錯轂的時候王敖讓御手停下,蒙恬的戎車也隨之停下。

“敖竊聞之,蒙將軍王父蒙驁將軍乃齊人也。”王敖對著蒙恬一揖,朗聲開始說話:“然不知,蒙驁將軍因何入秦?”

王敖提起了蒙恬的祖父,蒙恬不明其意,默聲不答。王敖不以為意,再道:“敖與將軍,食前方丈、嬌妻美妾,盡享人臣之極欲;攻城拔邑、遊說列國,一展胸中之宏志,此皆大秦之賜也。而今大秦危難,救秦即救己,敖願與將軍共勉之!”

世人皆言秦乃虎狼之國,可虎狼之國也有既得利益群體。蒙驁入秦,自然是因為在齊國過得不如意;王敖入秦,也有也是在關東不得重用。天下士人入秦,皆是此理,像李斯那種徹悟廁鼠、倉鼠之別、深知成功全靠境況的人,還是少數。

如果說秦國是天下士人的嚮往之地,那楚國則是天下士人的鄙棄之國。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從立國起楚國就不願用外人,更不願任用賢才。熊荊即位後更甚,列國門客士人竟被驅逐出境,唯有匠人能夠倖免。

如今楚軍攻拔秦地,斬殺官吏,分封閭域,擺明了是不打算和天下士人分權。如果秦國亡了,天下由楚國一統,那天下將是羋姓貴族、楚國譽士的封邑,絕非列國士人的舞臺。既然如此,天下士人緣何要助楚?既然如此,天下士人何以不救秦?

王敖想法如此。兩千年後八國聯軍入京,報紙上傳言洋人要開科考,士子們聞訊大悅,抱的也是同樣的心思。斷人仕途就是斷人財路,斷人財路就是殺人父母。

崤塞山道,王敖話畢即與蒙恬錯轂而過。商邑菟和山,烈日下從武關匆匆趕來的趙亥終於抵達。上午時分齊褐麾下的萬餘秦軍曾數次發動攻勢以求奪回官道隘口,然而楚越兩師寸土不讓,竹率領的千餘泰人入山林如魚入海,不斷襲擾齊褐後方,使其不能全力進攻。趙亥趕到時,齊褐所部剩下不到萬人,楚軍的軍旗牢牢地在隘口、菟和山上飄揚。

“末將無能,請將軍責罰。”齊褐是以射術得任中尉之將,兵法韜略說起來頭頭是道,可一旦實戰就顯露出了紙上談兵的軟肋。

“既戰,有勝自有敗,談何責罰。”趙亥耐著性子說了一句,轉而問道:“荊人援軍至否?彼尚有可戰之卒幾何?”

“不多矣。”齊褐答道。“末將連番攻伐,荊人已成強弩之末。”

“善!”齊褐沒能攻下關隘,沒能奪回菟和山,但楚軍也被他拖累拖垮。趙亥知道時間有限,當即令道:“擊鼓!攻——”

‘咚咚咚咚的……’震天的鼓聲在菟和山東面的穀道中響起,挑選出來的數千死士聞聲立即向隘口疾行,趙亥舉著陸離鏡正注目這些死士。不想‘嗖’的一聲,鵰翎箭從密林中一閃即逝,再出現時已橫穿他的頸間。這一次,誰也救不了他。

“刺客!”短兵見狀疾呼,但蓋過他們呼聲的,是前方兩側山脊上楚軍的吶喊。寫有‘成’字的紅色大旗、寫有‘潘’字的紅色大旗、寫有‘蒍’字的紅色大旗、寫有‘鄂’字紅色大旗……,前方十里穀道山脊上,每隔一段就豎起一面大旗,大旗下楚卒狂喊,殺聲震天。

這些也還罷了,最讓人絕望的是菟和山上,一面無比寬大的三頭鳳旗豎立了起來,山上的楚卒呼喊道:“大王萬歲!大王萬歲!大王萬歲!”

“將軍、將軍、將軍……”楚軍雖沒有包圍自己,可聽聞這聲勢,沒有任何一名秦卒認為己方能奪下商邑。趙亥已死,將率們都看向齊褐,希望他拿個主意。

“撤!”一看到菟和山上那面隨風飄揚的三頭鳳旗,齊褐再無戰心,咸陽來的王命因為楚軍的阻隔並未傳到武關,即便王命傳到齊褐手中,他也會知難而退。

秦軍鳴鉦撤退,楚軍擊鼓追擊。山谷逼仄,可大道如砥,幾千楚軍追著三萬多人。鱗甲沉重,秦軍士卒只能棄甲而亡。期間也有不信邪的秦軍反衝,或是扼守隘口,但追擊的楚軍不僅僅有夷矛,還有一個營的十斤炮。四匹龍馬的挽曳下,它們跑的竟然比甲士還快,逼得馭手不斷勒馬。即便如此,跑開了的龍馬也不時撞到楚軍士卒的屁股。

秦軍一旦結陣反衝、或是打算死守隘口,士卒就讓開道路,讓兩個連的十斤炮放列猛轟。等炮兵將秦軍轟散,他們再衝矛上去追殺。底下計程車卒殺得起勁,對蔡師之將潘無命來說,戰鬥卻從來沒有這樣乏味過。不過對跟著秦軍敗退的白狄大人、亞里斯多德四世來說,戰鬥從來沒有這樣的精彩過。

一個圓形的、長大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