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不可退,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會晚於正午。
楚軍必須在一個時辰內下發新的作戰計劃,天亮前各師到達指點位置,最好能擊退天亮後秦軍的小規模交鋒,將秦軍堵在白鹿塬之下。與此同時,山澗裡的炮車和馬車需要快速出川。
以步卒操典,每二十名士卒配一輛馬車,十萬楚軍就是五千輛馬車;加上一個團的炮車,再加上輜重、醫營、指揮、幕府的馬車,全軍馬車有七千輛之多。這些馬車如果排起單列縱隊,從頭到尾的長度將達到一百七十里。隊尾那一輛馬車如果想要走到最前,需要九個半時辰(實際上馬車出川,要走的路程不超過十五里,只需一個時辰,剩下全是等待時間)。
如果定昏時分路通,日中前後這些馬車都可以出川,可現在晚了兩個時辰,再加上意外、堵塞,全軍馬車出川的時間說不定會要拖到天黑。現在能做到就是減少出川馬車的數量,如果只有三千輛馬車,那麼四個時辰之後,也就是早食、晏時前後,楚軍就能移軍向北。
莊無地滿腦子時間、馬車、行軍長徑、秦軍、浮橋、軍陣……,好在幕府裡的謀士已經制定好了輞川路通後的作戰計劃,文書們只要修改時間、以及時間延後所帶來的問題而已。他沒有告退就鑽入幕府。
熊荊對他的無禮並不責怪,戰前、戰時,幕府裡的謀士、法算最為忙碌。他們必須以最快速度拿出作戰計劃,然後傳達全軍。當然,這種繁瑣而細緻的文書作業在諸將看來或許也是沒有必要的。
莊無地退出後,熊荊又開始自嘲,心裡多是失落。諸將不明白他的心理,以為他是在生氣,因為自己剛才的不服。成通、潘無命正要告罪時,熊荊打了一個哈欠,道:“不佞倦了,要就寢安睡。既要戰,那便戰。作戰方略由幕府全權負責,卿等必須依命行事,不得懈怠,更不得擅動。”
各師求戰心切,懈怠是不可能,熊荊真正擔心的是擅動。他說完後,諸將全道:“臣敬受命!”
大戰在即,大王卻就寢安睡,諸將面面相覷也是無奈,他們這些人是不準備睡覺的。半個時辰後拿到作戰命令,聽完莊無地最後那些的交代,諸將就各回各營,下達命令去了。
白鹿塬上,楚軍幕府人走帳空。灞水對岸,睡不著的趙政又一次召集衛繚、趙勇、蒙恬等人商議明日的戰事。除了那一次在咸陽城頭目睹趙軍亡命的衝擊和楚軍鐵騎的救援,他並未親歷過戰事。
中軍、右軍、左軍……,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這些以前只存在書簡言語上的東西明日將會真實的展現在他眼前。書簡上看和親臨現場看是不一樣的,他不但不害怕反而有些興奮。只是他越是興奮,臣子們就越是擔憂,萬一明日陣戰楚軍傷到了大王,那該怎麼好?
趁著趙政更衣,急步竄回來的趙高道:“大王若是有失,你等、你等……皆死罪!”
趙高滿臉氣氛,對衛繚尤為不客氣。見他指著自己,衛繚道:“大王執意親陣,我能奈何?”
“你能奈何我不知,我只知大王萬萬不能有失,”趙高道。“更不可讓大王於王舟上觀戰!”
王舟上觀戰是趙政自己的提議,王舟四層,高出水面大約有三、四丈。站在王舟上觀戰,沒有舟師的楚軍打不著,又能來回巡遊於戰場。可趙高老是覺得王舟危險,那周昭王不就是被楚人設計淹死的嗎?
“我等……”衛繚說話間,更衣完的趙政已經回來了,趙高見狀連忙閃到一邊,假裝什麼也說過,只是眼睛還在瞪著衛繚、蒙恬等人。
“若荊人以巫器擊我,我軍若何?強弩可及巫器否?”趙政腦子裡想的全是戰陣細節,他最擔心的就是巫器,自己能依仗的就只有白狄強弩了。
“兩軍未曾對陣,尚不知也。”趙陽道。“然臣觀之,汧水一戰,荊人巫器最遠及四百多步,不如我軍強弩。”
“巫器發時其如雷耳,除此與弩相類。”弩將韓申也道。“我軍強弩可及五百餘步,荊人巫器不及也。陣戰之時,若能聚強弩於一處,還可射殺荊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