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鼠穴2,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靠著火炮和火藥,楚軍一路攻城拔寨到此。忽然之間沒了火炮,若敖獨行只覺得自己少了一根脊樑骨。以斥候的回報,秦軍人數多於自己。以兩個師加一個旅的疲憊之軍,要想擊退眼前這些堅甲利兵的秦國王卒,不是說沒有勝利的希望,但勝利的希望極為渺茫。
秦軍若勝,自己被趕回丹水谷道,雖說明後日楚軍可以繼續進攻,但這最少要耽誤兩天時間。有這兩天時間,楚軍已直逼藍田了;有這兩天時間,五萬秦國王卒會非常從容的西退至嶢關與自己再戰。原本可一鼓而下的嶢關、藍田,不知道又要耽誤幾天……
想到這些後果,若敖獨行心裡就在滴血,可眼前的四名旅長正在等候他的命令。此時五千秦軍已陸陸續續爬上了東面山脊的北端,開始小心翼翼的往南而來。
齊褐此前想到的趙將是趙奢及其指揮的閼與之戰。趙軍當時奔襲闕與,因提前搶佔了閼與北山,秦軍屢攻不下,最終只有退走而勝利。現在的情況與闕與之戰類似,所不同的是現在有兩座北山,東面一座、西面一座。
西甌之師正在攻拔菟和山,山上的秦軍被他們殺得大敗,齊褐速令都尉趙率軍五千人前往增援,而都尉虞的八千人勢必要在天黑前拿下東面山脊。時已高春,下春過後就是懸車。即便是夏日,懸車時分天也很快要黑。秦軍必要在天黑前把楚軍趕出山坳,然後守到明天早上武關秦軍增援鞏固防線,這一戰就勝利了。
“將軍……”若敖獨行顯然有些失措,鬥蜃因此喊了一句。
“我率軍守山脊。”若敖獨行回神道。“唯有守住山脊以待息師,我軍方可……”
“非也!應是末將率軍死守東山山脊。”鬥蜃毫不客氣的打斷,他又道:“山林之地,草木蒙蘢,枝葉茂接,非夷矛之地……”鬥蜃說著話,手上奮力抽劍,一劍就將夷矛木柲斬斷,他舉著只剩半截的夷矛一振,道:“此乃短矛之地也!”
“山脊山腰,萑葦竹蕭,險厄相薄,此非弓弩之地,乃劍盾之地也。”鬥蜃拿起一塊秦卒丟棄的盾牌,這是此前準備在穀道口阻擋楚軍的秦卒丟棄的東西,可惜只有一、兩百塊。“秦將令其卒奪取山脊,不令劍盾之卒而令酋矛之卒,此大誤也。”
相比於若敖獨行和周圍三個年輕的旅率,鬥蜃是老人。他對正在指揮作戰的秦將並不看好,此人絕非久經戎馬的將率,不然不會下達如此愚蠢的命令。即便苦練縱隊戰術的楚軍也只能在山林間奔行,而不能在山林間戰鬥。
“善!再予兩旅之卒,東山便交由你。”若敖獨行看向鬥蜃的目光無比熱切。
“末將敬受命!”相比于山脊上的戰鬥,山坳基本被忽略了。鬥蜃揖禮受命而去。三個旅的楚軍矛卒變成一卒一卒,每個卒都把夷矛木柲斬斷,以便在林中戰鬥。五百多名弓手多是持秦卒扔下的盾牌,棄弓而用劍。
三千多人的隊伍登上山脊後並不與秦軍作正面的交鋒,而是從山腰奔行而過,直插秦軍身後。兩丈長的酋矛刺前可以,但如果轉身刺左、刺後、乃至刺後,因為木杆太長,往往會被樹枝擋住。
酋矛不靈活,弓箭也不好使——楚軍並不正面交戰,而是像越人那樣突然從山腰林密處衝出,弓手根本不能拋射。如果不能拋射,那三千弓手完全是浪費,他們只有前排可以直射,山脊狹窄,根本佔不了這麼多人。
一個卒一個卒的楚軍野豬般在林中穿行,冷不防從葉茂出猛撲出來。秦軍弓手來不及放箭,矛手也來不及轉向。而當他們拔出佩劍短兵接戰,就會發現佩劍根本不是楚軍短矛的對手。
原本佔盡優勢的魚鱗鐵甲現在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楚軍不再猛捅身軀,而是突刺喉頸、挑刺胯下,這裡是魚鱗甲保護不到的地方,一旦擊中往往能一刺斃命。不能防禦也就罷了,秦軍因為身著重甲,轉身慢、反應慢、追擊更慢。
四里長的山脊上嘶喊慘叫聲不斷。只是礙於枝葉的阻擋,齊褐等人看不到整個戰況,正當他極目南望時,一卒楚軍已從東側山腰繞至他的北側。站在山脊上戒備的千名短兵只注意防前而不注重防後,畢竟山下全是中尉士卒,誰也想不到楚軍能從身後猛撲過來。
“荊……”一名短兵僅僅喊一個荊字,就被衝前的楚卒一矛捅穿喉嚨。楚軍仍然是一排一排的衝矛,短兵不喊百步外的齊褐也會警覺。見楚軍撲來,短兵們一陣慌亂,齊褐身邊的親衛急喊‘護將軍、護將軍’,拽著齊褐快步奔下山脊。周圍的短兵見齊褐奔下山脊,自然也跟著下山,亂中出錯,等跑到半山腰,諸人才察覺那面旌旗竟然給忘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