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鼠穴,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身子。
“山下秦軍乃秦國中尉、衛尉之軍,”若敖獨行既是在相告,也是在讓士卒休息調整。“所謂中尉、衛尉,秦國之王卒也。其身披鱗甲,手持酋矛,皆遴選之士。君等若無先死之志,不可復生……”
“將軍勿需多言,滅秦衛楚,死而無憾。”有人打斷,這是名譽士,他返身看向身側同袍,不屑道:“若敖之軍,豈懼王卒?乃王卒懼我矣。”
矛陣裡傳出一陣劍擊木柲的聲音。身在敵側,這種敲擊就是所有士卒的贊同。
“請將軍下令!”譽士喊道。
“請將軍下令!!”九百名矛卒、一百四十四名弓手也喊,他們的血已經沸騰,急不可耐。
“聽我口令,端矛。”旅長鬥蜃喊起了口令,如林的夷矛端起。
“放!”在他的示意下,等候已久的弓手開始放箭,這是矛陣衝擊前的預備。
‘嗖、嗖……’箭矢從靠近山坳的密林飛出。站在這條山脊北端觀戰的齊褐看見楚軍箭矢大吃一驚,喊道:“荊人在林中……”
齊褐話音未落,九百名矛手已經吶喊著衝向了山坳裡的秦軍陣側。箭矢除非命中率面門、手腳,對秦卒毫無殺傷,但銳利的夷矛順勢衝來,狠狠地捅在鱗甲上,一旦勾串小鐵片的銅絲延展斷裂,甲衣就穿了。三十排矛手接連不斷的衝矛,這一段秦軍軍陣盡毀。
被秦軍逼得步步後退的楚軍見友軍猛衝秦軍側翼,也不顧身死的反衝。夾在兩支楚軍中間的秦軍雖想穩住陣勢,可身後的楚軍已棄矛拔劍,貼著背心殺來,他們只能潰散。
殺死最後一名抵抗的秦卒,整個隨師都高喊起來,“若敖!若敖!若敖……”
“將軍?”齊褐看著楚軍矛卒從山林裡鑽出、看著他們衝入秦軍軍陣、看著秦軍陣列被他們擊潰。雖然難以想象矛陣可以穿林而過,可以做到這種程度的機動,但事實就擺在眼前。
“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揮手攔住焦急的秦軍都尉,齊褐說起了一名趙軍將領的名言。
“荊人將勇,我軍怎能示弱?”都尉以為齊褐是在說秦軍不勇敢。“末將願請一戰。”
“勇只能奪陣,卻不能奪勢。”齊褐指著自己站的這條山脊道:“虞都尉,我要你領卒五千,以佔此山脊。”
“山脊?”此前大家爭奪的只是山坳,沒想到齊褐要自己爭奪腳下這條山脊。
“然。”齊褐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想法正確。“唯有佔此山脊,方可迂迴荊人之後,方可阻荊人穿林而攻。再則,荊人無甲,帶上所有弓手,見荊人即射之。”
弩是平民武器,訓練幾個月即可用,只是弩機昂貴;弓在秦軍中已近絕跡,但中尉之軍作為禁衛軍,仍然保留三千弓手,這三千弓手可以要楚軍的命。
“趙都尉,”齊褐接著下令,“你亦率五千人,增援菟和山,務必守住營寨,若營寨有失,定斬不饒。”
“末將敬受命!”山坳為兩軍共有,西甌之師可以進攻菟和山,中尉之軍也可以增援。雙方鏖戰於這片狹窄的山地,必要一方徹底倒下,戰鬥才會結束。
“稟將軍,秦人……”靠著剛才的側後衝擊,楚軍穩住了陣腳,但秦軍的動作接連不斷。一軍竟然爬上了左側山脊,順著山脊攻來;另一軍則增援廝殺不斷的菟和山,山坳中的秦軍也在重整陣勢,意圖再戰。
“炮兵、炮兵何在?”若敖獨行想起了殺手鐧,四門火炮只要並排放列,一開炮山坳裡的秦軍就會潰散。
“炮兵、炮兵?”諸人也才想起來炮兵。正要急傳炮兵時,一個滿臉哭喪的炮卒擠開人群走了上來:“稟將軍,四門火炮,炮架皆毀也!”
炮車奔行百里,臨近菟和山的時候,潘軒等人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近六百公斤的炮筒因為劇烈的顛簸撕裂了兩側的卡座,從炮架上掉落下來。
“潘軒何在?”若敖獨行揪住了來人的衣領。
“潘連長在數里外抬炮。”炮手相告道。一聽說在數里外,若敖獨行便無力地放開了他。這一戰,只能靠血肉之軀硬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