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風雪,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一支孤懸境外的孤軍,鬥於雉麾下的楚軍處境極為艱難。羌人只是半開化部落,農耕的產量很低,而楚軍雖不滿編,也有三、四萬人。這三、四萬人平日裡頓頓吃肉,只吃粟米食量暴增。僅僅為了讓全軍士卒吃飽,鬥於雉就扯掉了無數頭髮,瘦了二十多斤。
楚軍半飢,萬羌人也被拖的半飢,被他們搶劫的隴西各縣先於他們一年前便已餓殍滿地。幕府一些謀士無奈下提出了食人肉,這被鬥於雉堅決否決。人肉那是商人、宋人的習俗,楚人沒這個傳統。最難熬的春夏之交,楚軍靠著漁獵採集勉強度過,九、十月收粟楚軍才得以吃飽。
楚軍駐紮狄道是有原因的。狄道處於黃河右岸支流洮水東岸,河流能把整個流域的食物運送下來,而東面百里外的鳥鼠同穴山(今渭源縣西八公里)是洮水與渭水的分水嶺,山的東面是渭水流域,西面是洮水流域。鳥鼠同穴山南面三十里,渭水源頭與洮水支流抹邦水(今漫壩河)源頭相距二十里,河谷內的矮山樑分割著渭水與洮水。為了讓秦軍西進,楚軍放棄了這段至關重要的山樑,沒想到秦人到了豲道就不走了。
“秦人畏我而已。”漫天的雪花吹不進郡守府明堂,堂內只能聽到嗚嗚的風聲。息師師率成思說出自己的猜測,他手裡拿著一個青銅酒爵,喝著府內秦人窖藏的酒。“我軍雖無多少火炮,然鳥鼠同穴山以西皆西戎之地,秦人不知我軍多寡,敵情不明,如何敢進?”
“亦或是……”幕府謀士逯杲也在喝酒,他不同意成思的猜測。“秦人為與大王相決,故全國士卒皆往大梁,不然白林為何不進?”
逯杲在大司馬府呆過一段時間,又冒充神醫昃離的侍從入過秦宮,僅僅這兩段經歷便讓鬥於雉對他另眼相看,更何況他還有諸多壯舉。聽他這樣判斷,鬥於雉問道:“前次之訊曾言秦王急於求戰,王翦不允,故而罷將。此次王翦再為將軍,又何以速戰?”
“此一生非彼一時也。”逯杲道。“我聞之,秦昭襄王賜死白起,罪其後也。白氏為將者僅白林一人,統兵十萬而不西進,護軍與秦王不怒?王翦乃秦人宿將,緩戰速戰皆有所計。”
逯杲也是猜測,他的猜測要比成思更深入,可仍然不足以使將率司馬們信服。新蔡師馬潘康微笑,舉起案上的酒爵道:“大王沙水一戰大破蒙恬,三十萬士卒盡墨泰半,秦人從此喪膽,早已不敢與我一戰。臣為大王壽,為勝王子壽。”
沙水一戰是四月份的事情,傳到羌地正是全軍餓肚子的時候,全軍士卒聞之大悅,至今記憶猶新,提起便興奮不已。潘康提起此事,既有駁斥逯杲之意,也有為大王慶賀之意,諸將跟隨他舉爵大喊:“為大王壽,為勝王子壽。”
“王翦不戰,秦國無糧,而我有東洲之谷,必勝之也。”等諸人喝酒完畢,逯杲再道。“故我以為,秦人戰之不久便將糧盡軍潰,不得不戰。”
“哦。”鬥於雉不置可否。秦國缺糧他不是第一次聽見,也不止一次看見,然而這沒有任何作用,幾十萬秦軍依舊在大梁與楚軍對峙。這不僅讓人產生出一種錯覺,以為在大梁與楚軍對峙的不是秦軍,而是別國的軍隊。
“然秦人再得蜀地,又得齊地與魏地,隴西或無糧,可關中、關東有糧。”潘康這一次是直接駁斥逯杲的觀點。逯杲對此也不反駁,這是他為了證明而證明的一種猜測,他也不是很肯定自己的判斷,特別是秦人缺糧必須與楚軍決戰這種論調。
實際上他心裡已經認為秦軍很可能會贏得這場戰爭——當年他和陸蟜在陽夏縣殺官吏焚簡牘,而今又在隴西攻拔抱罕、狄道、臨洮、襄武、成紀這些秦國縣邑,期間又以假君的身份封在漢中,切身的體會讓他充分認識到楚縣、秦縣、封君三者的不同。
或許封君之制能孕育出一支精銳之軍,但秦縣之制能比封君之制徵召到更多計程車卒,積攢出更多的粟米。同是一個五萬人的縣,楚國分封制度下能有一個一千五百多人的旅就不錯了,秦縣卻能徵召出一個六千六百多名士卒的師——
封君制度下,五萬人要最先除去占人口三成左右的工商戶籍,剩下三萬五千人;三萬五千人減去十七歲以下未傅籍者,只剩下一萬五千七百五十人;這一萬五千七百五十人中,男子佔一半,即七千八百七十五人。七千八百多人不可能全部從軍,真正能成為士卒的大約是三分之一,即兩千五百人左右。可這也是僅僅是數字上的,沒有強制性的措施和完整的戶籍制度,很多人、特別是那些無地的庸夫會逃役逃到臨縣或山裡,最後真正徵召的只有六、七成,剛剛好一個旅。
秦縣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