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故佈疑陣,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吳鵬轉危為安,北伐左路軍的一切行動也立即迴歸正軌。在將照顧吳鵬及在其身體有所恢復後護送其和薛永仁“薛神醫”回返臨潢城的任務交待給“飛龍軍”一師師長王保山後,王峰便率所部返回慶州,繼續為之後收服草原諸部行動做準備。

就在左路軍兵分三路掃蕩臨潢府,並因為吳鵬被困乃至身受重傷而不得不臨時改變既定計劃,緊急調動兵馬進行增援併為搶救前者的性命而使出渾身解數的同時,曾志林、程飛、穆特爾所部卻既沒有改變作戰計劃,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哪怕他們在得知情況後同樣憂心吳鵬的處境。

建隆七年陰曆四月二十八,在一路奪取了龍化州及沿途一系列小型城堡後,北伐中路軍所部進抵烏州城下。而後便迅速展開進攻,只花了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便拿下該城。

由於西遼河在烏州城下向南急轉九十度,與中路軍即將進攻的下一個目標——鳳州城——背道而馳。所以,這座不大的城池也就成為了繼永州長寧城後,中路軍的第二處糧草軍輜屯集點。因此,在拿下該城後,中路軍並未急於殺向鳳州,而是暫時停下進行休整,待相關糧草軍輜屯集完畢,再無後顧之憂的繼續北上。

大周北伐中路軍在烏州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的為下一步行動做著準備,六百里之外的

長春州卻已是亂作一團。實際上,早在周軍向烏州推進時,契丹君臣便已經有些亂了方寸。一面派人前往各處調兵勤王,而不顧遠水根本解不了近渴;一面卻又收拾起行囊,準備搶在周軍進一步逼近前逃離險地,去其他地方再圖反擊。最終,還是在北院大王、總理國事的耶律屋質極力勸說之下、在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年輕將領的一再請求之下,耶律璟這才同意暫時不率百官“巡狩”他處,待烏州那邊有了結果,看一看周軍下一步的行動方向後再行定奪。

然而,對於契丹君臣來說,烏州之戰的結果是令人失望的,面對周軍前鋒一萬餘人馬前後總共只花了不過區區兩個時辰便拿下烏州、全殲守軍五千人的現實,契丹君臣所有的幻想都破滅了。只是,眾人雖然就撤離長春州達成了共識,但具體“巡狩”何處卻一時難以統一。畢竟,大遼雖然疆域廣闊、縱橫萬里,能夠容得下數百官員、數萬兵馬的去處並不多。其中,周軍左路軍正四處掃蕩的臨潢府肯定是不能去的。至於西北路的烏古敵烈及阻卜(韃靼)諸部,雖然遠離戰場,卻並不安全。以往憑藉著前輩留下的積威,以及相對於他們還算強大的軍事力量,這些個蠻族尚不能真心臣服,時不時的還要叛亂一下。最近幾年雖然因為朝廷多次用兵於此,諸部族暫時未敢再有造次行為,表面上保持著恭順的態度。可現如今,眼見大遼在周軍的進攻之下步步敗退、損兵折將、喪城失地,既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早已不復當年的強悍與威武。再加上,烏古敵烈統軍司及西北路招討司的鎮守兵馬幾經朝廷徵召,所剩已然不多,這些個蠻族只怕早就心懷鬼胎、圖謀不軌了。現在去那裡,估計不用周軍去打,朝廷最後這點實力就得被這些個蠻族給一點點啃乾淨了。

環顧左右,目前,大遼境內能夠避險的地方其實只有兩處。一是向南,前往東京道首府遼陽府。那裡城高壕深、糧草充足,既駐紮有重兵把守,亦有大量契丹、漢、渤海、女真等族青壯可供徵調,完全可以與周軍對抗一段時間。待其師老兵疲、後勤不濟時,己方或許還有翻盤的機會。二是向東偏南,前往東京道軍事重鎮黃龍府。那裡的城池雖不如遼陽府的高大、寬闊,但比起大遼其他那些在中原只能算是土圍子的城池要強得多。而且,那裡儲存的給養也很充足,並駐紮有對大遼朝廷一向忠誠的兀惹、鐵驪諸部兵馬,同樣有與周軍周旋的餘地。

至於到底是去遼陽府,還是去黃龍府,契丹君臣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意見並不統一。不過,一方面出於遠離敵軍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遼陽府周邊的山地丘陵地形更適合作戰不利時與敵軍進行周旋,所以在一番議論之後,耶律璟還是決定“巡狩”遼陽府。

儘管遼陽府距離周軍控制的錦州不遠,可一來自開戰以來,當地周軍毫無調動、備戰跡象,更沒有外來兵馬進駐的情況;二來,原本一直騷擾東京道的那幾支周軍騎兵自二月底便停止了越境行動,全部龜縮回錦州城閉門不出;三來,錦州與遼陽府之間河流縱橫、行軍不便,周軍進攻的難度也要高於地勢平坦、河流相對要少上一些的上京道。所以,大多數契丹君臣都下意識的將周軍的舉動理解為西攻東守,在確保錦州不失的情況下,先集中兵力奪取上京道,而後再揮師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