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引火燒身,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下鶴野不過是大周北伐右路軍一系列任務的第一步,接下來包圍並攻克遼陽城才是其此番北進的關鍵所在。因此,奪取鶴野城後,北伐右路軍前軍只在鶴野城停留了一晚,便於第二天撥營起寨,在鄒振遠的率領下繼續沿河溯流而上,殺向遼陽城。至於鶴野城投降的一眾遼國官員、守將,則依其在獻城歸週一事上的作為和性質分成了三部分。其一,作為鄒振遠的結義兄長、此次鶴野獻城歸周的最主要領導者,遼陽援軍主將韓守忠在恢復了本名韓鐵心後,率領自己親信手下及嫡系兵馬隨鄒振遠大軍一同北上,共取遼陽城;其二,作為此次鶴野獻城歸周的另一名主要領導者和重要策劃者,縣令吳德明原職留任,率鶴野城本地守軍與協助其維持治安的周軍“保安軍”一個團一起留守鶴野,在保證北伐右路軍前軍的側後安全並接應隨後抵達的北伐右路軍後軍的同時,亦負責監管未隨前軍而行的那部分遼陽援軍;其三,作為此次鶴野獻城歸周的騎牆派、觀望派,遼陽援軍副將孫德祿則領著自己的嫡系人馬以及原韓守信的嫡系人馬駐紮於城外兵營之內,等待著大周北伐右路軍後軍到來之後,再進行進一步的甄別、裁汰和改編。當然,為了防止發生什麼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意外變故,這支人馬只有隊正以上的軍官被允許保留●▼隨身兵刃,其他兵士都被收繳了武器,處於赤手空拳的狀態。
正如鄒振遠與韓鐵心當初秘會時所料,儘管吳德明嚴密封鎖了鶴野城、非韓鐵心嫡系人馬也被看管了起來,但隨著周軍撤圍北上,有關鶴野城內所發生的一切的訊息還是如長了翅膀一般飛向遼陽城,並在陰曆六月初一傳到了韓德樞的耳朵裡。
如此令人沮喪的訊息自然令韓德樞怒不可遏、羞惱異常。他既怒韓守信無能,更惱韓守忠的不忠。於是,在惱怒之餘,這位一直以來以親民、愛民,善待屬下為人所稱道的韓左相再也顧不上維護自己的正面形象,下令將韓守忠、韓守信以及韓守忠那些個親信手下的家眷全部捉拿起來,滿門抄斬,以儆效尤。只是,令韓德樞感到失望和意外的是,除了韓守信之外,其他人的宅院均已是空空如也,那些個叛徒的家眷全都去向不明。而且,據周邊鄰居反應,這些人都是在兩天前突然消失的,之前一點徵兆都沒有。這一情況更令韓德樞在失望與意外之餘心驚不已。
在韓德樞看來,韓守忠等叛逆的家眷兩天前才突然消失,說明他們此前並不知曉韓守忠反叛,或者說韓守忠在離開遼陽城之前尚未決定反叛,直到他確認周軍前軍主將確為他的結義兄弟鄒振遠後才決心背主,並設法通知自己和親信的家眷畏罪潛逃的,且其中很可能得到了周軍的幫助,而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這說明遼陽城內有周軍的細作,而且從其能夠將韓守忠及其親信總計四、五十名家眷悄然無聲的轉移至隱秘之地的能力來看,其在遼陽城內經營的時間絕非一天兩天、一月兩月,甚至不止一年兩年。一想到有這樣一個規模龐大、實力雄厚、行蹤詭秘的細作網就潛藏在遼陽城內,又怎麼能不令韓德樞心驚肉跳、遍體生寒。是以,在得到鶴野城訊息的第一時間,韓德樞便趕到東京留守府去和東京留守耶律和裡商議對策。
進了留守府,見到耶律和裡後,韓德樞剛要將有關鶴野城的訊息以及遼陽城內隱藏有周軍細作網的事情詳細講出,對方便擺手止住了他的話頭,面色憂慮的告訴了他一個好壞參半的訊息——天子及朝廷群臣已經被遼陽城派出的偵騎找到,但周軍也已經發現了聖駕所在,並一路窮追不捨,如今天子和群臣正且戰且退,往遼陽城而來。
令人震驚的訊息一個接著一個,令韓德樞有些應接不暇的感覺。不過,畢竟是為官多年、心機深沉之人,經過最初的愕然之後,韓德樞還是很快恢復過來,開始向耶律和裡瞭解天子聖駕被找到的經過。
說起來,耶律璟被周軍發現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原本,以金蟬脫殼之計潛出黃龍城後,耶律璟、契丹朝臣以及數萬天子親軍便避開大道及人煙稠密之處,曉宿夜行,以每晝夜走三十至四十里的速度,雖然不算迅速卻相對安全的退往遼陽城。
可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自陰曆五月初下過一場不大的陣雨後,塞外便連續高溫、滴雨不見了。經過半個多月的陽光炙烤、高溫蒸發,整個東京道林木草地均是乾燥異常,處於一點既燃的狀態。為此,負責行軍指揮的耶律屋質接連下令,要求所有官員及護駕兵馬務必注意用火安全,切不可有絲毫放鬆,以免因為疏忽大意造成火災。不然的話,不但眾人的身家性命會受到威脅,而且還可能會引起周邊城鎮或者村寨的注意,以至暴露了大軍的行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