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有不甘,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聽完那名被救回的信使用虛弱的聲音將豫州城內外的情況講述完畢,得知在其作為求援敢死隊的一員,殺出契丹軍重圍之前,城內的“遊騎兵營”三連已經損失過半、“保安軍”兩個營損失更是超過三分之二,即便將城內所有拿得動兵器的漢人和渤海人鄉勇都算上,整個豫州城內能參與守城戰鬥的也只剩下不足一千二百人了。而在那道經過十餘日爭奪,早已千瘡百孔、破爛不堪的所謂城牆之外,契丹軍雖也遭受了慘重損失,卻依然至少還有上萬可戰之士,敵我雙方的兵力比由初時的五比一增加到了現在的八比一後,楊新是既急又氣。
急,是因為吳鵬處境確實令人擔心不已。儘管此前也曾有過時任“飛龍軍”“狼牙營”一連連長、現任“飛龍軍”第**成步兵師師長的張錚,率領“狼牙營”一個連、“保安軍”兩個連五百餘人在古北口關成功阻擊契丹皇弟耶律敵烈麾下三萬大軍的戰績。可一來,張錚當年所據守的是堅固、險峻、佔盡地利之勢的古北口關,契丹軍受地形限制,每次只能投入一兩千人沿著狹窄山道進攻,根本無法充分發揮其人數優勢。而吳鵬在豫州據守的卻是方圓近兩裡、修建於平地之上、高不過丈許的土圍子。佔據人數優勢的契丹人可以隨意的從四面八方同時攻城,令守城周軍疲於奔命、左支右絀;二來,張錚當年在古北口關只堅守了三天時間,援軍便及時趕到。而如今吳鵬在豫州已經守了十三天,達到張錚紀錄的四倍還多。
氣,是因為吳鵬此番的臨敵表現確實有些欠佳。首先,臨時更改作戰方案,既不考慮自己兵力有限,不宜孤軍深入草原,也不考慮自己的唐突行動是否會對不久之後就要對草原諸部發動的整個作戰計劃產生影響,便擅自作主跨過大興安嶺去幹“摟草打兔子”的勾當;其次,初與契丹援軍相遇,不增派偵騎、斥侯儘可能多的探聽敵軍虛實,反倒急著要與對方接戰,且沒有用最適合己方發揮火力的方式排兵佈陣,而是毫無章法的蜂擁而上打起了亂仗。直到發現對方人馬眾多,而己方火力因為敵我雙方兵馬已經糾纏在一起而無法充分發揮之後,這才不得以而領兵後撤,以至因為雙方距離過近而無法徹底擺脫敵方追擊;第三,在無法徹底擺脫敵軍追擊的情況下,不能果斷決定以“遊騎兵營”的那個連或者“保安軍”一部在原地堅守,以掩護主力與契丹軍拉開距離、脫離接觸。而是瞻前顧後,跑跑停停,來回接應斷後阻擊的部下,以至被契丹軍纏住,難以脫身。
不過,氣惱歸氣惱,這個兄弟無論如何還是必須要救的。是以,信使那邊話音才落,楊新這邊已經接連下達了一連串命令:
第一,下令緊急調集臨潢城周邊所有騎兵部隊及部分騎馬步兵(“飛龍軍”第一合成步兵師一團、第一**騎兵團、“遊騎兵營”主力、“保安軍”一個步兵團、兩個騎兵團)共一萬兩千餘兵馬組成援軍,由“飛龍軍”第一合成步兵師師長王保山率領,即刻出發,馬不停蹄、日夜兼程趕往豫州,解救吳鵬所部。;
第二,通知王峰,馬上停止休整,除留下必要的守城部隊外,率所部所有兵馬及自己隨信使一起調配給他的“飛龍軍”第一合成步兵師二團三營、“保安軍”步兵一個團、騎兵一個營,共七千五百餘人馬出慶州,翻越大興安嶺,繞道草原,再自兔兒山折回,力求封堵住圍困豫州的契丹軍後路,與王保山所部相互配合,圍殲這股敵軍。這樣,既可以消滅掉契丹軍在在臨潢府左近最後一支有生力量,亦可以在萬一出現吳鵬被俘的情況時,攔截住契丹軍的退路,使對方沒有機會將其轉移到草原上去。
第三,派人給中路軍送信。一方面,請求該部加快進軍速度,儘可能力爭在吳鵬所部被圍乃至被殲滅的訊息傳到長春州之前奪取“春捺缽”或者至少將契丹朝廷趕離該地,以防契丹君臣以豫州之戰來鼓舞士氣。另一方面,則直接給屯駐永州,為兩路大軍轉運糧草軍輜的周軍守將下令,命其在嚴加看管永州之戰被俘、現正為周軍充當苦力的所有非契丹本族勳貴、高官的同時,立即派人追回正被押往北平府苦役營服刑的契丹本族勳貴、高官,以便在吳鵬萬一被契丹人俘虜的情況下,用這些個勳貴、高官把自己的兄弟換回來。
建隆七年陰曆五月初五,王保山率一萬兩千大軍日夜兼程殺向豫州。第二天,王峰亦率所部七千五百餘人翻過大興安嶺,繞道大草原,直撲兔兒山。
建隆七年陰曆五月初七傍晚,豫州城內一個並不起眼的角落裡,大周開國男、右威衛上將軍、殿前司步軍副都虞侯、北伐左路軍都虞侯吳鵬,內穿野戰迷彩作戰服、外罩周軍制式皮甲,坐在一塊大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