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懸賞攻城,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次進攻,損失了近千人後,率領這支援軍的烏古敵烈統軍司都監蕭圖玉,在圍城最初的一段時間內是曾經動過以少量兵力繼續包圍這座奪取無益、棄之不安的小城池的心思的。畢竟其此番出征的目的是奉旨支援臨潢府守軍、保護太祖陵寢,為眼前這座小小的城池耗費太多的時間和兵力是很得不償失的——哪怕自打接到聖旨後,蕭圖玉就一直認為再次增援臨潢府絕非現階段的最佳選擇。

在蕭圖玉看來,從上京留守府發出周軍入侵的警報到身在“春捺缽”的皇帝陛下傳旨西北路招討司和烏古敵烈統軍司繼續派兵增援、務必保住太祖陵寢,再到自己率軍進抵豫州,前後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自己接到由河董城那邊轉來的、祖州守將耶律沙報告上京留守韓匡嗣五萬大軍生死不明、臨潢城失守、祖州被周軍四萬大軍包圍的求援信也已經是十天以前了。如此長的時間,漫說是早就沒了音信的韓匡嗣,只怕連祖州在他接到相關訊息的時候也已然不保。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率軍前往臨潢府,估計不但不能奪回祖州或者臨潢府,而且還會將西北路招討司以及烏古敵烈統軍司好不容易才湊出來的這一萬五千人馬送入周軍早已布好的口袋裡。只可惜,聖旨就是聖旨,蕭圖玉再怎麼不願意,也只能尊旨而行,帶著麾下將士去“飛蛾撲火”。

然則,就在蕭圖玉準備下令分兵而行時,一個人的突然出現卻令其改變了主意。而出現在他面前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吳鵬裡應外合奪取豫州城時,因為拉肚子、蹲茅廁而僥倖避過城內漢人人鄉勇襲殺,並在茅廁之中躲避了一夜,趁著吳鵬率軍繼續北進,城中較為混亂的機會潛逃出豫州城,原本準備逃往烏古敵烈統軍司河董城的那名契丹隊帥。而其告訴蕭圖玉的則是他在茅廁躲藏期間,無意中從兩名前來方便的周軍兵士閒聊中聽來的一條重要訊息——此番領軍攻打寧州及豫州的周軍將領並非凡人,而是在大名鼎鼎的“清園”兄弟中排行第三十一、周國第一權臣宋王王崤峻的把兄弟、周國開國男、右威衛上將軍、殿前司步軍副都虞侯、北伐左路軍都虞侯吳鵬。

初聞這一訊息,蕭圖玉並不太相信。因為在他看來,身份如吳鵬這般尊貴的周國高階武將,絕不可能只率領如此少的兵馬、為了如此小的兩座城池,就跑到距離雙方主戰場如此遠的地方來作戰。

不過,懷疑歸懷疑,原本就不願意率軍去臨潢府送死的蕭圖玉並沒有因此放棄豫州城裡真有周軍勳貴重臣的可能性。特別是考慮到如果真能圍住、俘虜亦或者是擊斃一名周國勳貴高官,完全可以給自己暫緩增援臨潢府找到恰當的藉口,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派出足夠的人手去打探臨潢府那邊的訊息,從而能夠儘可能拖後甚至中止這次送死的行動——若是臨潢城、祖州城和太祖陵寢已經被周軍攻下,自己再去增援便毫無意義,屆時自己也就有理由收兵回返,去“保護”草原諸部了。更何況,若能捉到活的吳鵬,將其送到長春州,在為自己帶來大筆封賞的同時,還可以令朝廷手中多一個對抗周軍的籌碼,給這場己方處於劣勢的戰爭帶來一線扭轉局勢的機會。是以,蕭圖玉還是暫時擱置了分兵的念頭,轉而命令手下嚴刑拷問在之前的遭遇戰和追擊戰中抓獲的那些個周軍及本地鄉勇俘虜,一定要從這些人口中問出周軍主將的身份來。

一來,儘管被契丹軍抓獲的基本都是本地鄉勇,卻也不是一個周軍兵士都沒有,而被俘的那十幾名周軍兵士也不全都是堅貞不屈的錚錚硬漢。二來,吳鵬在寧州和豫州休整時也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身份,不少隨軍行動的本地鄉勇都大致瞭解他在周軍及大周朝廷中的地位。是以,一番嚴厲的拷問下來,多方口供互相一印證,想要得出那名前來報信的己方隊帥並未信口胡說的結論自然是毫無困難。

在得知報信的契丹隊帥所言非虛後,蕭圖玉登時眼睛一亮,知道自己避免送死乃至加官晉爵的機會到了。於是,他立即下令所部一萬五千兵馬分成三隊,由三名將軍率領,以一隊休息、一隊警戒、一隊攻城的方式,晝夜不停的對豫州城發起了輪番攻擊。同時,他還傳下帥令,言明凡能活捉對方主將者,官升三級、賞錢千貫。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隨著蕭圖玉這道鉅額懸紅令發出,整個契丹軍立時沸騰起來,渴望加官晉爵、追求黃白之物的契丹兵士瞪著血紅的雙眼,有如不死神符在身一般,前仆後繼的衝向並不高大的豫州城城牆。

...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