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恩威並濟,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軍大軍圍城,江州城內的軍民對這預料之中的情形並沒有太多的反應。儘管設伏與沿途偷襲、騷擾並沒能將周軍的推進步伐拖慢多少,但對於此前一系列行動所取得的戰果,特別是丫髻山、牯牛山伏擊戰的斬獲,新**州刺史兼指揮使胡則還是很滿意的——江南朝廷在接到胡則送去的奏摺後,在大加讚賞的同時,已經正式任命其江州刺史兼指揮使。

一次戰鬥造成那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北平軍中最精銳的“飛龍軍”三百餘人傷亡,這樣的戰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堪稱奇蹟了。畢竟,據胡則所知,當初規模宏大的幽雲之戰,北平軍的總傷亡雖然近五千人,可其中“飛龍軍”的傷亡卻只有六百出頭,陣亡都更是隻有一百六十餘人。要知道,這樣的傷亡數字可是北平軍與三十萬契丹軍大戰兩個多月,前後打了大小上百仗的結果。如今自己以區區五千伏兵,不過傷亡三千人的代價,就斬殺“飛龍軍”一百餘人、擊傷二百餘人,造成相當於其在幽雲之戰時一半以上的損失。就算這江州城即刻周軍攻破,這樣的戰績也已令自己沒有任何遺憾了。如今要做的,便是在周軍攻城時盡職守城,或者戰死沙場、或者在事有不逮時撥劍自刎,以死報效朝廷和國主,在史冊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開城投降,現在根不在胡則的考慮之內,不然他也不會殺謝彥寶,不會去主動襲攏周軍了,至於被俘受辱更是其完全不能接受的。可以說,從其決定殺謝彥寶、派軍偷襲輕敵冒進的周軍那一刻起,胡則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再不認自己在江州城被攻破之後還會活在這個世上。

胡則在城內準備以死報效江南朝廷和國主,徐紹安在城外卻不得不將對江州守將的仇恨暫時壓在心底,勉強同意曾志林先勸降後攻城、先禮後兵的建議,派人向城**入了勸降書和勸降傳單,以給江州守將和城內軍民最後的機會。

實際上,若依徐紹安的意,對於這種死心塌地江南朝廷、李煜賣命,同時又給周軍、特別是“飛龍軍”帶來如此重大損失的對手,完全沒有必要去做勸降這種既浪費時間,又不會有任何效果的事情。若那江州守將真有投降的心思,又怎麼會主動派兵遠出幾十裡偷襲周軍,並在一路上不斷的騷擾周軍行進。山道一戰“飛龍軍”雖損失不小,可江州軍在佔盡地利的情況下,傷亡依然是“飛龍軍”的數倍。再加上之前武昌城下西路軍所展示的強大攻城能力,這江州守將若真是個識實務的,只怕這邊才一圍城,那邊便已經主動獻城,又怎會等到現在依然城門緊閉、戒備森嚴。

只是,攻城之前先向城內投射勸降書和勸降傳單乃是南征前委員會做出的決定,當初曾志林在武昌城也是如此辦理的。剛剛因違反作戰條例和團隊規制度而造成“飛龍軍”重大損失的徐紹安就是再不願意,也只能接受二十六弟的建議,將勸降書和勸降傳單用弓弩射入城內,並耐著性子等待最後通牒所規定的那一時刻的到來。

建隆二年陰曆三月二十五日午時末,隨著最後通牒規定的江州守軍開城投降時間漸漸臨近,分駐於江州城東西兩側的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部在曾志林和徐紹安的命令下出營列陣,兩軍用於攻城的三百餘門火炮亦佈設到位,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江州城東西二門。

未時初,當手中那隻用腕錶改裝的懷錶的指標指向下午三點整時,徐紹安望了望依然沒有任何動靜的江州城東城門,冷冷的對身邊的傳令兵吩咐道:“開炮。”

隨著傳令兵手中的令旗擺動,一百六十門各種口徑火炮幾乎同時發出怒吼,將一百六十發炮彈送到了城頭之上、城牆之內。幾乎與此同時,城西的曾志林也下達了射擊命令,同樣數量的火炮將同樣數量的炮彈發射了出去。唯一不同的是,西路軍的炮彈均集中在城牆之上及周邊左近,而中路軍的炮彈卻是散佈廣泛。在轟擊城牆的同時,對城內的目標也沒有放過。特別是江州刺史府衙署所在之地,更是成了部分火炮的首選目標。一時間,江州城城上城下硝煙瀰漫、火光四起,城頭守軍死傷枕藉,倉皇后撤。城內居民更是哀號慘呼,如沒頭蒼蠅一般四處亂跑,試圖躲避那不知會從何處降下的“奪命天雷”。

眼見中路軍不分兵民的對江州城進行全面轟擊,站在高大的臨時望樓之上,用手中望遠鏡觀察城內動靜的曾志林不得輕輕搖了搖頭。他明白這是中路軍對之前山道遇襲、損失慘重的一種報復,是八哥對之前一段時間情緒壓抑、心緒不佳的一種發洩。可這種將因自己失誤造成的損失算到對手身上,拿那些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出氣,實在不是曾志林所能認同的舉動。更何況戰爭結束之後,這裡便會成後周朝廷的治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