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終於反了,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至距離上黨城不到四十里的八義鎮安營紮寨。
第二天一早,李守節帶領隨從自高平縣城出發,繼續往上黨城方向飛馳。而“飛龍軍”南線叢集則在昭義軍節度長史的陪同之下,一路不緊不慢的往上黨城而行。中午時分,一路狂奔的李守節距離上黨城只剩不到六十里,而抵達上黨城南五里的“飛龍軍”南線叢集都指揮使王峰此時卻是剛剛謝絕了昭義軍節度長史轉達的節度使李筠請其和副都指揮使許新生到城內節度府赴宴的邀請,一面下令全軍暫停前進、就地歇息,一面命隨行的朝廷使者攜帶一份出京時幾位委員哥哥交給自己的聖旨與昭義軍節度長史一同進城宣旨。
面對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的朝廷使者和使者手中那捲王峰從自己懷中掏出的黃綾聖旨,作李筠心腹的昭義軍節度長史先是一愣,隨即便反應過來這是怎麼一回事,並隱約猜到那捲黃綾之上可能會寫些什麼。只是,雖然心中暗叫不妙,可面對面沉似水的王峰和許新生,這位節度長史亦不敢有任何異常反應,不得不帶著朝廷使者轉身離開,往上黨城而去。
建隆三年陰曆三月十八正午,朝廷使者於上黨城昭義軍節度府內宣旨,加李筠中書令,並命其即刻進京述職,不得有誤。
俗話說“該來的終究會來”,當朝廷使者當著他的面宣讀完這份明升暗降、名要其進京述職,實則卻應該是打算藉機將其滯留京城不放,以剝奪其節度實權的聖旨,原之前心裡還在猶豫、還在權衡是不是要以犒軍名,派其他心腹去“飛龍軍”營中與一路隨行的自家長史接觸,以獲得一些訊息的李筠,深知自己已經再無退路。他一面暗罵自己前段時間過於謹小慎微,錯失佔領太行山關隘、封鎖進入潞州通道的良機,以至把敵人放到了自家門口。一面馬上便將之前那些給自己留餘地、給朝廷留面子的想法拋到九霄雲外,當機立斷的決定即刻舉兵起事,與城外的“飛龍軍”決一雌雄——就算不是對手,轟轟烈烈的大戰一場、死於沙場之上,也好過束手就擒、坐以待斃。
建隆三年陰曆三月十八午後,李筠於潞州治所上黨城以“清君側、除奸佞”的名義舉兵起事,並當場斬殺朝廷使者祭旗。與此同時,在鎮上匆匆吃了一頓極簡單午飯,並打聽到朝廷大軍清早才從此地拔營起寨的李守節和隨從剛剛離開八義鎮,正心急火燎的往上黨城狂馳而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