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擁兵自保,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托出去。劉鋹聞聽不由勃然大怒,恨恨的道:“不過幾萬周軍,何須他潘崇徹出馬,大將伍彥柔便不知方略、不會打仗嗎?”隨即,便下旨命伍彥柔為都統,率舟師三萬溯江而上,前去增援駕州。
劉鋹對伍彥柔充滿了信心,可戰爭不是請客吃飯,是不是有真才實學,到了戰場之上便會暴露無疑。建隆六年陰曆三月初六,由伍彥柔所率的南漢舟師因為輕敵冒進、疏於偵察,在賀州以東南鄉鎮的賀江岸邊夜泊休息時,遭到早就偵知其行蹤,事先埋伏於兩岸的周軍突然襲擊。
在周軍一個師屬炮兵團、三個團屬炮兵營上百門火炮的連番轟擊,以及三個團步兵隨後發起的迅猛突擊之下,南漢舟師只堅持了不過小半個時辰便全軍潰散。上岸指揮的伍彥柔未及登船,便被周軍擒獲。其麾下三萬人馬四散奔逃,能夠僥倖逃脫、順流而下、活著退到封州的不足五千人。餘眾或沉於江底、或靠岸向周軍投降,三萬舟師損失超過八成,幾近全軍覆沒。
訊息傳到興王府,南漢君臣愈加惶懼。為了自家的江山社稷,劉鋹在無奈之下,只能低下高貴的頭,放下身段,接連派出使者及朝中重臣前往潘崇徹府上,請其出山,領兵抗周。面對一天幾道旨意的催請和不斷登門的朝廷大員,潘崇徹就算再不願意,也不得不給劉鋹這個面子,遵旨而行。不然將劉鋹逼得狠了,於顏面無存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對潘崇徹本人乃至對其家人動起殺機。
建隆六年陰曆三月初十,潘崇徹接任都統之職,率大軍五萬北上增援賀州,並於五日後進至距離賀州二百里的封州屯駐。
雖說潘崇徹已有近十年不曾領兵,但身為南漢的一代名將,其對軍事方面的關注和敏感度卻從未降低。自打“清園”兄弟順勢而起憑藉幽雲之戰一舉成名,並由此建立北平軍,創下一番基業開始,便引起了遠在數千裡之外的潘崇徹的關注。待到北平軍借勢南下,平滅了趙匡胤及其黨羽、掌控了大周朝廷的權柄,潘崇徹更加意識到這是一股可以左右天下形勢的力量,是一支足以掃平天下、一統寰宇的力量。而隨後發生的征伐荊湖、南唐、後蜀等等,一系列的滅國之戰,無一例外的證明了其判斷的正確性。實際上,當週軍南征、進攻賀州的訊息傳來後,潘崇徹便已很明白南漢小朝廷時日無多,任何抵抗在那支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軍”的“飛龍軍”面前都會不堪一擊、毫無勝算——這也是他此前拒絕領兵掛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有了這樣的認識與想法,如今雖然迫不得已率軍增援,但潘崇徹卻根本無意去和周軍生死相搏,讓手下的兵將們去做無謂的犧牲。是以,兵進封州後,潘崇徹便停止不前,再不肯靠近賀州半步,轉而原地駐紮,擁兵自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