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鹽汽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愁紅土不養人,崇禎有艘萬噸輪,半瓶鹽汽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說這改土歸流之事,既不是贛州知府鄭儒新首創,也不是朱由檢將後世的政策提前。

早在明太祖成祖朝便已有了此番提法,但為什麼沒有推得下去呢,還不是因為推不動。

土司盤踞偏遠山區多年,根深蒂固、盤根錯節,想要徹底剿滅,幾無可能。

即使是太祖成祖朝,國力雄厚,兵鋒也盛,但仍然推不動,其難度可見一斑。

相比於國初,今日天子欲重推此事,不僅朝廷沒錢,兵鋒也不顯,儘管嘴上說的頭頭是道,但知易行難,實際操作便是千難萬難。

所以一開始,朱由檢便要問問這鄭儒新敢不敢接此事。

可沒讓朱由檢久等,略微沉吟片刻,鄭儒新便上前說道。

“為陛下分憂,乃臣子本分,臣豈敢畏難乎。”

“好,鄭卿果乃敢於任事之人,朕亦沒有看錯愛卿!”

朱由檢朗聲讚道,對於他能這麼快便應了此事,朱由檢卻並不驚奇。

對於想要交予重任的鄭儒新,朱由檢自然是命人查了個抵掉,其在贛州之地為官多年,有著豐富的地方從政經驗,而且處理藩事的一把好手。

鄭儒新為官十數年,其治下土司鮮有聚眾叛亂者。

僅憑鄭儒新的履歷,朱由檢便判斷該人還是能幹事的,於是便更加屬意他來主管此事。

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但朱由檢話音剛落,鄭儒新便上前拜道。

“陛下若以臣任此事,臣須有兩請。”

鄭儒新話說的很委婉了,但朱由檢卻知道他這是在談條件了,不過他卻不在意。

敢提條件應是將此事放在了心上,只有想竭力辦成此事,才會想著提條件。

“愛卿但講無妨。”

見天子臉色未變,鄭儒新又拜了一拜才大著膽子道。

“臣有兩請,其一當是請陛下遣一強軍聽臣指揮,其二當是請陛下授予臣總理土司流官選派任免之權。”

鄭儒新說完,便叩首不起,身體似在發抖。

而一旁的王承恩聞言,心裡立時倒吸了一口涼氣,軍權和官員任免權,這鄭儒新是要學藩鎮割據嗎?

王承恩偷偷拿眼瞟了瞟天子,卻見天子依然神色平靜的坐在御案之後,神情並沒有什麼變化。

“朕準了!”

對於鄭儒新的這兩項要求,朱由檢自然是明白其用意的,要軍權是為了方便鎮壓不服從改土歸流政令的土司勢力,

而要官員任免權,則是為了精挑第一任朝廷流官,免得朝廷所派官員魚目混雜,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他的大計。

對於這兩項要求,即使鄭儒新不提,朱由檢也是要予以他的,想要別人幹事,必須的放權。

如改土歸流之類的千年大計,想能成,必須要匹配足夠的權力,而軍權和人事權缺一不可。

此外,朱由檢還想送給他一個大禮。

對於朱由檢這麼快的答應下來,鄭儒新卻沒有預料到,自唐代藩鎮禍亂以後,歷朝歷代的天子便更加重視君權集中,無論是君權還是官員任免權皆集中在朝廷。

宋朝和本朝尤甚,哪怕是一九品官員的任命也得經吏部稽核,而其免職,更是需要吏部同意,州縣主官根本沒有權利任免本地官員。

尤其是本朝,向來注重官員制衡,以小制大更是玩的出神入化,一個七品給事中,敢在朝堂噴當朝首輔,更別說各地的七品巡按御史了,那就是口含天乾的欽差大臣。

見天子沒有思慮就應了此事,鄭儒新立時感到心裡一團火熱,天子鼎力支援,對於改土歸流之事他便又多了幾分勝算。

“陛下對臣信重,臣敢不用命,當以此身報效陛下知遇之恩。”

鄭儒新跪在再拜,起身時已是淚流滿面。

“愛卿先別忙著謝朕,這遣軍聽命之事,朕屬意石柱秦良玉隨你聽用,而選官之事,你自己看著辦,朕保證吏部不扯你後腿。”

說道這裡,朱由檢頓了頓,飲了一口茶後又道。

“此外,朕還要送你兩個大禮,你且聽好。”

鄭儒新聞言,又是一陣驚喜,不知這天子的兩份大禮是什麼,便趕緊躬身傾聽。

“其一,接受改土歸流的番部,朝廷免徵三年賦稅;其二,朝廷要遣民入黔,充實貴州人口,以化番部。”

聽完朱由檢的這兩份大禮,鄭儒新當場呆住了,他原本以為要軍權要官員任免權就非常僭越了,但沒成想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