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南子午鎮以及古道的大致地形。

義軍沒有專門的斥候,老營之中有部分的軍士勉強會偵查,這些軍士絕大部分都是以前明軍譁變的軍士,進入義軍隊伍之後,因為長時間沒有出去偵查,能力也弱化了,長期以來,義軍作戰的方式頗為特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從來不再某一處固定下來,所以他們基本不需要斥候,作戰的時候整體推進,轉移的時候也是大隊人馬推進。

這成為了義軍最大的短板,張東濤曾經想著提醒李自成,但最終沒有開口,如果他在李自成的面前展現出來過於強悍的能力,必定遭遇到猜忌和懷疑。

好在大明遼東邊軍行為太過於惡劣,在漢中引發了天怒人怨,所以張東濤不需要派遣斥候,就能夠知道遼東邊軍的一舉一動,以及他們的行軍路線。

義軍抵達位於漢陰縣與石泉縣中間的方山關,張東濤得到了準確的情報,大明的遼東邊軍已經從漢中府城出發,前往固城。

張東濤變得緊張起來,百姓帶來的訊息,已經是兩天之前的訊息,按照大明遼東邊軍的行軍速度,應該抵達固城縣,朝著洋縣的方向行軍了。

留給張東濤的時間不多了。

義軍再一次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僅僅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就抵達了石泉縣。

南子午鎮距離石泉縣只有五十多里地,急行軍大半天的時間可以抵達。

一夜歇息之後,張東濤的命令下達,大軍急行軍,進入南子午鎮的古道之中。

南子午鎮古道之中,有兩處可以設伏的地方,一處地名為落第谷,一處地名為高升谷,兩處山谷相距不足三里地,相傳有一名前往西安府城趕考的秀才,才華絕倫,抱著必中舉人的心態趕路,經過落第谷的時候,被此地險峻的地形所吸引,索性露宿了一夜,翌日腦子突然變得糊塗,鄉試落地,接下來的十年時間,秀才每次參加鄉試,腦子就會糊塗,無一例外的落第,後來這麼秀才再次經過南子午鎮的時候,意外的發現高升谷的地勢也頗為險峻,索性在這裡也過了一夜,之後這名秀才鄉試高中,緊接著會試和殿試全部高中,且成為了當年的狀元,光宗耀祖。

這個傳說流傳出來之後,興安州、漢陰縣以及石泉縣趕考的考生,經過南子午鎮古道的時候,大都選擇在高升谷歇息一晚,匆匆路過落第谷,絕不停留。

張東濤也聽到了這個傳說,家在南子午鎮軍士描繪地形的時候說出來的。

張東濤對此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已經在考慮,如何在這兩處地方設伏了。

第一次指揮大軍作戰,張東濤還是有些謹慎的,或者說底氣不足,畢竟對手太過於強悍,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是全軍覆沒的結局,他實在不明白,信函之中怎麼會將諸多的事情預料的那麼清楚,為什麼會要求他來指揮義軍作戰。

大軍朝著南子午鎮方向行軍的時候,張東濤的腦子有些迷糊,作戰的地方改變了,作戰的策略必定發生變化,義軍是不是有把握牽制大明遼東邊軍,誰也不知道。

義軍抵達饒風鎮,稍作停留。

饒風鎮過去十多里地,就進入了南子午鎮的古道了。

漢陰縣城內的掌櫃突然出現在面前的時候,張東濤險些沒有控制住情緒。

掌櫃的和諸多的商賈百姓一樣,也是來給義軍通報明軍情況的,這樣的情形大家見怪不怪了,也就沒有誰在意。

掌櫃的遞給了張東濤一封信函,這一次倒是沒有要求張東濤馬上銷燬信函,而是要求張東濤在戰鬥結束之前,務必銷燬信函。

張東濤將信函足足看了五遍,最終還是直接銷燬了。

大軍從饒風鎮出發的時候,張東濤的臉上依舊帶著沉思的神情,但氣質好了很多。

這是一封相關關鍵的信函,也是原來那封信函的補充,張東濤有些不明白,掌櫃的為什麼沒有當時將兩封信函全部拿出來,而要等到如此關鍵的時刻,拿出來第二封至關重要的信函,當然,他不會去追究這裡面的原因。

義軍抵達南子午鎮古道的時候,張東濤終於開始了全面的部署,落第谷和高升谷兩處地方,就是義軍設伏的地點,只是兩處設伏地點的作用完全不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