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4章 海陸雙強,帝國爭霸,閃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一時間,巴爾卡什湖東岸,阿特勞沙漠腹地,某空軍基地。

說是空軍基地,停在跑道旁邊的全都是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機,最為搶眼的是綽號“大熊貓”的“戰-9B”重型艦載戰鬥機。

嚴格說來,“戰-9”才是第三代戰鬥機的開山之作。

帝國空軍在為“戰-11”的發動機發愁的時候,帝國海軍搶先吃螃蟹,採購與列裝了配備成熟發動機的“戰-9A”。

不是說帝國海軍不在乎發動機的好壞,而是受形勢所迫。

跟空軍比,海軍更需要一種效能先進的戰鬥機,應付日益突出的空中威脅,特別是那些能夠攜帶數枚,甚至十幾枚重型反艦導彈,用現代化的通訊系統組織起來,能夠以2馬赫速度發起突擊的轟炸機群。

換句話說,帝國海軍急切的需要一種效能先進的截擊機。

這個要求,在“戰-9”的氣動佈局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帝國的4種第三代戰鬥機當中,僅“戰-9”採用在第二代戰鬥機上普遍使用,而現在看是利大於弊的可變後掠翼佈局。

即便放眼全球,也就只有2種第三代戰鬥機採用可變後掠翼佈局。

有趣的是,兩種都是艦載戰鬥機。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海軍的戰術需求與空軍的存在巨大差距,因此適合空軍的戰鬥機未必就適合海軍。

在具體效能上,“戰-9”更加像是遠端截擊機。

雖然最大飛行速度只有2.3馬赫,比空軍的“戰-11”低,甚至不如“戰-10A”,但是在換上大推力發動機之後,“戰-9”具備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能夠以2.0馬赫的速度衝刺飛行600千米。

關鍵還有,“戰-9”的主戰武器是射程達到了150千米的遠端空空導彈。

依靠平板縫隙火控雷達,“戰-9”最多能同時對6架敵機開火。

此外,依靠可變後掠翼,“戰-9”擁有第三代重型戰鬥機中,最為突出的盤旋效能,也就是水平機動效能。

如果說“戰-9A”受發動機的限制,效能還存在缺陷,換上新式發動機的“戰-9B”就肯定是當今最好的重型戰鬥機之一。

在去年的聯合對抗演習當中,首次參演的“戰-9B”就一雪前恥,在與“戰-11”進行的單機格鬥對抗比賽當中,取得了19勝1平0負的傲人成績,並狠狠的教訓了帝國空軍的飛行員。

只是,“戰-9B”也不是盡善盡美。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可靠性與可維護性差,且運作費用高得離譜。

就算帝國海軍一直大力宣揚“戰-9”的戰鬥力,也沒有否認,“戰-9”是一種貴得讓帝國海軍都感到承受不起的戰鬥機。

此外,就是欠缺多用途效能。

因為帝國海軍擁有專用的艦載攻擊機,數量還不少,所以不存在要讓戰鬥機執行打擊任務的需要。

要說的話,“戰-9”才是貨真價實的“純種”戰鬥機。

只是,複雜的結構,超標的重量,使“戰-9”沒辦法像“戰-10”與“戰-11”那樣,透過增加專用裝置來獲得對地打擊能力,從而在不對機體進行太大改動的情況下,發展成多用途戰鬥機。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才在“戰-9”服役之後,採購了“戰-12”多用途艦載戰鬥機。

“戰-12”是帝國第四種,同樣是最後一種第三代戰鬥機。在“戰-10A”已經大規模服役的那年,即新曆134年才正式立項,6年之後才獲得海軍採購合同,第一批在新曆142年交付。

等“戰-12”形成戰鬥力,其他3種第三代戰鬥機都已挑起了大梁。

迫使帝國海軍退而求其次的,並不是“戰-9”太昂貴。

要往根本上講,催生“戰-12”的其實是新的攻擊戰術,以及新戰術對作戰飛機提出的要求。

簡單的說,“戰-12”不是用來填補“戰-9”數量不足產生的空缺,而是取代效能已經落後的“攻”系列艦載機。

編入“戰”系列是因為更容易獲得撥款。

在“戰-12”之前,帝國海軍擁有大小兩種艦載攻擊機,即40噸級的“攻-5”重型攻擊機與15噸級的“攻-6”輕型攻擊機。

嚴格說來,“攻-6”其實是用來補充“攻-5”的縮水版。

主要就是,“攻-5”實在太大了,如果按5箇中隊編排,就會導致艦載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國爭霸系統

小小千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