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善長當即領命,迅速去佈置。他給朱元璋打了包票,七日之內,一定把石橋造好。

對於李善長的辦事能力,朱元璋當然是放心的。

考慮到楊璟率兵趕到大城港還得需要時間,朱元璋定下五月初四再次召開會議。參會人員除了今日這九人,還要叫上楊璟、趙德勝、張德勝、朱虎、邵榮五人。

會後,李文忠被朱元璋單獨留了下來。朱元璋告訴李文忠,接下來的幾天,他不僅是要時刻關注康茂才的動向,還要兼顧一些其他官員的動向。

眼下大戰在即,人心思變,萬萬不可出一點兒紕漏。天完方面既然想到了策反康茂才,難保不會策反其他人。

也正是這個任務艱鉅,剛才朱元璋才沒有同意李文忠的請戰。之所以剛才只說監視康茂才之事,就是不想眾人都知道朱元璋對他們也不信任。

聽了朱元璋交的這個底之後,李文忠才真正體會到了此次任務的重大。

五月初四,吳國公府召開了一次高階別的軍事會議。參會人員除了朱元璋,還有上次就已確定的十四個人。

會上,李善長彙報了江東石橋的施工進展情況。據李善長彙報,自從康寧走後,新橋立即投入施工,人員分為三班倒,夜間用火把照明繼續施工。

李善長拍著胸脯保證,五月初七天黑之前保證完工。

聽了李善長這個彙報,朱元璋當然是滿意的。

接下來,朱元璋親自講解了此次應天防禦戰的詳細作戰計劃。

徐達、常遇春等人早已知道這個計劃,但楊璟、趙德勝、張德勝、朱虎、邵榮五人可是第一次知道這個計劃,臉上顯出幾分興奮之情。

當然,最激動的就非楊璟、張德勝二人莫屬了。其他三人都是各路人馬的副將,這二人卻是主將,自然是更加興奮了。

就在朱元璋在應天城外給天完軍佈下一個天羅地網之時,陳友諒也在謀劃著他的大事。

陳友諒與四大心腹經過反覆計議,將除去徐壽輝的日子就定在五月初四,稱帝的日子則定在了五月初五。

之所以定在五月初五,眾人也是仔細研究了一番。

既然準備稱帝,那就得搞得隆重一些。但徐壽輝還沒死,明目張膽地準備稱帝事宜,也不太合適。萬一被徐壽輝察覺出什麼訊息,打草驚蛇就不好了。雖然眼下徐壽輝已被軟禁,但畢竟池州還有歐普祥的人馬,這個人可是個“保徐黨”。

為了不引起眾人的懷疑,陳友諒宣佈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要犒賞三軍,並在採石磯舉辦龍舟賽等慶祝活動。

嘿嘿!陳友諒還考慮得挺周到的。以“端午節”舉辦活動犒賞三軍為由,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準備稱帝慶典了。

既然五月初五要在採石磯舉辦慶祝活動,陳友諒便“請”徐壽輝五月初四一大早一同前往採石磯。

徐壽輝聽說採石磯要舉辦活動,也沒過多懷疑,便與陳友諒一道乘船從太平出發,當日午時便到了採石磯。當然,即使徐壽輝有所懷疑,想不去採石磯也不是可能的。

到了採石磯,陳友諒陪徐壽輝在座船上用過膳之後,便提議一起上岸去傳說中的李白墜江處遊覽,去憑弔這位大詩人。

徐壽輝雖是市井小民出身,但現在也是貴為天完政權的皇帝。人往往最缺什麼,就越想去顯擺什麼。

當了皇帝的徐壽輝當然是願意附庸風雅的,他可不想讓世人知道他低微的出身。憑弔李白是一件有利於提升自身形象的事情,徐壽輝當然是樂於前行。

徐壽輝在陳友諒的陪同之下去附庸風雅,可他卻不知道,陳友諒已經給他設了一個局,準備送他上西天。

在江邊解決徐壽輝,偽造其不慎失足落水的假象,這是徐壽輝與張定邊、王厚義等人商定的A計劃。

徐壽輝、陳友諒登岸,張定邊、王厚義這兩大高手肯定是一起隨行。

很快,徐壽輝和陳友諒就到了李白墓前。

據傳,當年李白在這採石磯江邊飲酒賞月、對江吟詩。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真被美麗的景色陶醉了,李白竟然去江中捉月。就此,一代大詩人在此溺水而亡。

李白墜江之後,其屍身漂流到青山,便葬於青山。而採石磯的一個漁夫在江中撈起李白的衣服,就為李白在這採石磯的江邊修建了這座衣冠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