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許是王厚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了,陳友諒被按在座位上動彈不得。也許是陳友諒壓根兒就不想動。反正大家看見的就是,陳友諒披著黃袍坐在堂上,眾人跪在下面紛紛磕頭。
興許今日的採石磯陳友諒黃袍加身,與昔日的陳橋驛趙匡胤黃袍加身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最終,陳友諒是在眾官員的“要挾”之下,“十分不情願”地繼承了天完的大統。
被“要挾”當了皇帝,陳友諒還是發表了一個簡短的“就職演說”。
陳友諒當眾宣佈,從即日起,將國號“天完”改為“漢”,年號改為“大義”。鄒普勝仍舊擔任太師,晉升張必先為丞相。其餘諸將職位暫且不變,加發一個月俸祿。待拿下應天之後,再行論功行賞!
五日之後,全軍立即嚮應天發起攻擊。丞相張必先則護送先皇徐壽輝的遺體返回江州,並沿途安撫各地官員。
陳友諒說完之後,以張必先為首諸人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必先這一開頭,五通廟內諸位官員跟著一起下跪,跟著喊起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漸漸地,這呼聲迅速向五通廟外擴散,風雨中的兵士都跪下山呼萬歲,向這位新登基的大漢皇帝表示效忠……
站在這些普通兵士的立場,誰當皇帝不是當?別的不說,單單就是看在這加發一個月俸祿的面子上,他們還是要支援新皇的嘛!
雖然天公不作美,陳友諒的登基大典是草草收場,但不管怎麼說,當了皇帝就是好事嘛!
五月初十一大早,新近登基的大漢皇帝陳友諒在採石磯江邊主持了一個簡短的誓師大會。
誓師大會之後,除太平城和採石磯各留下五千兵士駐守外,其餘兵士傾巢出動,水陸並進,兵鋒直指應天。
當日下午,陸路部隊在牛首山一帶遭遇朱元璋部的狙擊。
按照陳友諒的計劃,這陸路部隊也只是起個牽制作用,將朱元璋的一部分兵力拖在牛首山一帶就足夠了。因此,這遭遇戰雖然是打上了,但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攻堅戰。雙方部隊都很有默契,都是點到為止,雙方的傷亡自然也就不大。
當日傍晚時分,陳友諒的水軍部隊就已到了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口。一路走來,雖然偶有朱元璋的陸上部隊遠遠地朝陳友諒的水師射來箭枝,但也沒遇見任何象樣的狙擊。
這都到了秦淮河口了,還沒遇見朱元璋的水軍部隊,陳友諒心中也有點兒犯嘀咕。
很快,陳友諒的水軍統領康泰打消了他的顧慮。康寧從康茂才那裡不僅帶回了其願意充當內應的回信,還帶回了應天水軍防禦空虛的重大好訊息。
康茂才是這樣給康寧描述的:自從廖永安的水軍在太湖遭到張士誠水軍的重創之後,應天的水軍在其弟廖永忠的率領下幾乎都開到東線戰場去了。眼下,應天僅有的一點兒水軍全都由康茂才統管。
對於康寧從康茂才那裡得來的訊息,陳友諒還是信得過的。與康泰一番商議之後,水軍就在這秦淮河口紮營休息。等到了下半夜,水軍趁著深夜入秦淮河,在江東橋與康茂才接上頭之後,迅速拆掉江東橋,水師直抵應天南城門。明天一大早,一定給朱元璋一個天大的“驚喜”。
五月十一日凌晨,陳友諒的水軍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地向秦淮河進發。約丑時末的時分,水軍先鋒部隊抵達江東橋。
按照與康茂才的約定,康茂才的人應該在此處接洽,並幫助他們迅速拆掉這木製的江東橋。
可陳友諒的水軍先鋒部隊發現,此時,江東橋邊死一般的寂靜,別說康茂才的人了,連個鬼都瞧不見。
得到先鋒部隊的反饋,陳友諒的座船迅速抵達江東橋。陳友諒迅速派出探子上岸,在沿河兩岸搜尋。
陳友諒派出的這些探子在黑燈瞎火中摸索,為了防止被康茂才的接應人馬誤傷,他們是一邊向前摸索,一邊輕呼:“康將軍!康將軍……”
又過了約半個時辰,都到了寅時正了,探子沒有發現任何康茂才人馬的蹤跡。
什麼情況?
康茂才放自己鴿子了?
不會呀!如果康茂才放自己鴿子,假意投降,那此時應該是朱元璋的伏兵盡出,殺自己一個措手不及呀!或者是朱元璋的伏兵假扮是康茂才的接應人馬,同樣是殺自己一個措手不及呀!
那是什麼情況?
康茂才那邊臨時發生了什麼變故,沒有趕來江東橋?
陳友諒親自登岸檢視,這江東橋的確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