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而是越下越大。
什麼情況?這是老天爺要阻止陳友諒登基?還是在為慘死的徐壽輝哭泣?
因為今日的端午慶典是早就確定的,不少官員都戴著斗笠、披著蓑衣,早早在江邊等候。雖然這斗笠加蓑衣的裝備並不能完全擋住大雨,但好歹是能確保這前胸後背不被雨水淋溼。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在江邊列隊的兵士們了,他們可沒有這麼齊全的避雨裝備,能有頂破斗笠頂在頭上就不錯了。甚至有不少兵士連個斗笠、草帽什麼的都沒有,只能站在雨中任他風吹雨打。
眼瞅著到了巳時時分了,雨勢還沒有一點兒減弱的意思。陳友諒跟身邊的張必先、張定邊、康泰等人一合計,這龍舟賽索性就取消了。讓原本參與慶典的大小官員及兵士都趕到五通廟來。
約巳時末的時分,五通廟是被圍了個水洩不通。大小官員及陳友諒的親兵衛隊在五通廟裡面,好歹不用淋雨了。其餘的兵士就只能在五通廟外列隊聽令了。
一頓嘈雜過後,在張定邊、王厚義率領的親兵衛隊的維持秩序之下,五通廟裡終於是恢復了寧靜,只聽得見廟外下雨的聲音。
張必先當即宣佈了一條重大訊息:昨夜,皇上駕崩了!
除了親兵衛隊及陳友諒的幾個近臣,五通廟內的大小官員都慒了!
什麼?皇上駕崩了?怎麼死的?
五通廟內頓時又亂了起來,不少官員在議論紛紛,甚至還有幾個官員立即就跪下號哭起來……
這時,張定邊、王厚義再次展現了其非凡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在他們二人的親自組織下,親兵衛隊再次控制了場面。
待眾官員再次安靜下來之後,陳友諒開始講話了。
他聲淚俱下地告訴眾人,連年的征戰,本就讓皇上積勞成疾。特別是此次東征以來,皇上日理萬機,時刻心繫著前方的戰事。
昨天夜間,皇上突然發病,還沒來得及留下任何遺言就駕崩了。天亮之前,皇上的遺體就已經收殮完畢了。
陳友諒表示,他將帶著皇上的遺體迅速返回江州。從皇上年幼的諸子之中找出一位賢者,繼承天完大統。
誰知這話還沒說完,就又不少官員跪下,大呼“漢王不可!”其為首之人正是張必先。
張必先大聲說道:“眼下應天唾手可得,如果此時退兵,不光是功虧一簣,讓朱元璋死灰復燃不說,還極有可能遭受朱元璋部從後追擊。”
張必先此話一出,康泰等一眾陳友諒的死黨紛紛進言,此時萬萬不可退兵……
陳友諒朝眾人擺了擺手,讓眾人噤下聲來。他接著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眼下選定國君才是頭等大事,這謀取應天就只能等待下次機會了。”
陳友諒這話一出,張必先等人立即大聲叫道:“眼下皇上諸子都十分年幼,肯定是擔不起天完這個重擔。臣冒死進言,請漢王立即繼承大統,然後兵鋒直指應天……”
張必先的話還沒說完,陳友諒厲聲喝道:“大膽,這等忤逆之言豈可亂講?我陳友諒是那種忤逆犯上之人嗎?”
經過陳友諒的喝斥,張必先不僅是沒有住口,反而是一邊磕頭,一邊繼續大聲說道:“昔日孟子有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漢王為天完立下赫赫功勞,眼下實是繼承天完大統的最佳人選!”
陳友諒“發怒”了,他“氣急敗壞”地叫道:“來人,將張必先這等亂臣賊子給我拉下去砍了。”
親兵衛隊由張定邊、王厚義掌控,雖然陳友諒下了命令,但張定邊、王厚義沒有動,眾親兵也是沒有一個人敢去拉張必先。
反而是張定邊、王厚義也紛紛跪在陳友諒面前,哭訴道:“張將軍的話也是為了天完,請漢王息怒。”
張定邊、王厚義這一下跪求情,當然又有不少官員跟著跪下替張必先求情……
陳友諒似乎是不領這個情,他繼續喝斥道:“你們這些人是要反了嗎?連我的話都不聽了嗎?”
就在陳友諒喝斥眾人,眾人在下面不斷勸進的同時,王厚義飛快地起身,變戲法兒似的,不知從哪裡就找來一件黃袍給陳友諒披上了。
陳友諒是一邊扭身假意推脫,一邊喝斥王厚義。王厚義可不管這些,把黃袍披在陳友諒肩上,死死地將他按在座位上。
陳友諒是掙得臉紅脖子粗,也沒奈王厚義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