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標準化考試,重生之金牌遊戲大亨,夜雨233,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揚帆小組已經來到小教室上課,他們每天需要做的就是永無止境的題海訓練。從早上8點鐘開始,每個學科1.5小時計時,每天一整套7科試卷,捶練著小組成員們的體力和精力。
上午從8點開始到12點,一共4小時時間,張帆安排了2張試卷和40分鐘的講解;下午從1點開始到5點同樣4小時,又是2張試卷和40分鐘講解;晚上則是5點40到9點整,先做完剩下2科的可以先走。
這樣一整天下來,不但組員們累的夠嗆,張帆雖然並不像他們一樣每道題都做,可他還要兼職進行講解,因此每天也累的夠嗆。並且為了不耽誤遊戲開發,張帆晚上回家還要再熬幾個小時,最近這幾天他都是熬到凌晨1點以後才睡覺。也就是他年輕,再加上平時注意鍛鍊,精力充沛。如果換成前世的他,早就崩盤了。
這種無休止的題海訓練其實是頗為枯燥的。人的疲勞不僅是身體疲勞,還包括精神疲勞。這樣一天天的訓練下來,即使是平時最活躍的趙海川到晚上也是有氣無力的和張帆打個招呼,就悶頭騎車回家了。但即使是這麼辛苦,小組裡的同學們也沒有一個喊累的。
在座的同學們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面都知道,高考將是他們整個生命中為數不多的公平競爭的機會。儘管應試教育再怎麼殘酷,再怎麼不人道,但是它有一個優點不得不承認,那就是公平。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到現代的高考,無數人從普通的白丁透過數年的寒窗苦讀,最終魚躍龍門,金榜得中。而張帆兩世而來的經驗告訴他,面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題海戰術。
素質教育好嗎?好!可是它適合現在的高考嗎?抱歉,不適合。除了少數天才以外,大多數人都是資質普通的凡人,凡人們無法做到舉一反三無師自通,那麼他們如何在競爭無比激烈的高考中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呢?答案很簡單,就是“題海戰術”。高考再怎麼出題,也是有題型的。再怎麼變換,也是有規律的。如果能在高考前掌握更多的題型,抓住更多的規律,那這個人就必將是高考的勝利者。
張帆開始實行題海戰術後,在最開始的2天,大家可能還是沒能適應這種超高強度的練習,整套試卷做下來還有些低效率。尤其到了晚自習時,效率就更低。
好在隨著對練習壓力的逐漸適應,大家的狀態也在慢慢的恢復。張帆這時的講題也更有取捨了,那些明顯屬於基礎的題,一律不講;那些明顯屬於拉開差距的難題,簡單講講思路,然後快速略過;張帆重點講的題,全是小組內的同學們最為關注,也是犯錯最多的“中等難題”。而在講題之餘,張帆也在頭痛關於“標準化考試”的事。
標準化考試指的是根據統一、規範的標準,對考試的各個環節包括測試目的、命題、施測、評分、計分、分數解釋等都按照系統的科學程式組織,從而嚴格控制了誤差的考試。對於這種定義,張帆也是一知半解。而且由於1990年恰好是第一年實行標準化考試,全國都沒有這種命題的經驗,張帆雖然是過來人,可做題他會做,這種涉及到理論研究的東西,他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搞。
不過有一點張帆知道,1990年的考試已經用到了答題卡,現在看著學校的模擬試卷沒有一次是使用答題卡進行答題的,張帆覺得有必要讓大家訓練一下用答題卡答題,看來這件事回去得和父親提一提了。
父親張建國給他的試卷都是帶答案的,客觀選擇題的答案不用多說,哪個對就是哪個。可主觀題的答案張帆簡單看了一下,真可謂是慘不忍睹。前世的張帆做過不少習題,自然也見過不少答案。那時候的命題者已經在“標準化考試”的大鍋中浸泡了十多年,對於如何編寫標準答案也有了心得。張帆糾結半晌,決定還是自己編寫一份主觀題答案,然後發給大家進行訓練。
可千萬別小看答案的作用。一份好的標準答案,在做完習題的學生手中,發揮的作用可不僅僅是“對答案”那麼簡單。比如語文閱讀題的答案,一份條理清楚,給分點明確的標準答案,其實就是一份答題指南。學生在拿到這樣的一份標準答案後,完全可以模仿標準答案的寫法,在以後的試卷中依此作答,從而提高得分率。
張帆之所以想自己編寫主觀題答案,也是抱著這個心思。現在的學生論刻苦,比後來的孩子不遑多讓,甚至更為刻苦。可如果論起學習方法來,90年代初的學生更像是一群摸象的盲人,只見一斑,而難窺全豹。
在決定自己編寫答案後,張帆的工作量又顯而易見的增加了。現在他不僅要做題,還要重新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