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透過細節看清朝(精編),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後來,公車”就成了指代封建社會里要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他們是知識分子,他們當中將產生國家未來的棟樑,所以他們的思想言論對國家政策可以產生一定的影響。光緒帝下旨批准《馬關條約》後,在北京發生了一起著名的各省應試舉子…也就是公車們…集體上書光緒帝,反對簽訂條約的事件。史稱公車上書。根據傳統的歷史學教材所載:1895年春,乙未科會試在北京考完,等待發榜。3月20日,《馬關條約》內割讓臺灣及遼東,賠款二萬萬兩的訊息突然傳至,在北京應試的舉人們群情激憤,臺灣籍舉人更是痛哭流涕。
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十八省舉人響應,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康有為聯合在北京會試的舉人一千三百多人於松筠庵會議,隨後由康、梁二人帶領,十八省舉人與數千市民集於都察院門前請代奏。這些人反對簽訂《馬關條約》。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等主張。上書被清政府拒絕,但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之後,康有為等號召“變法圖強”,在北京上海等地發行報紙,宣傳維新思想。嚴復、譚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傳維新思想。之後,光緒帝啟用康有為等,開始維新運動,史稱戊戌變法(百日維新)。
雖然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都先後失敗,但是維新思想從此喚醒和激勵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救亡圖存,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請注意,這裡的公車上書事件是康有為在自己所寫的《公車上書記》所敘述的事件版本,傳統歷史教材也是根據他的這本書來對整個事件進行描述。在這個敘述裡,康有為對自己的描述,儼然是一個執社會輿論之牛耳的在野政治領袖。實際上當時的確有過上書事件,但是絕對不是以康梁二人為核心的。關於公車上書,史學家姜明先生的新著《天公不語對枯棋》中詳細論證了康有為自稱的這件事其實相當可疑。史稱的“公車上書”,大多是根據康自己的《公車上書記》一文為本的,但當年5月24日上海出版的《公車上書記》序中說,5月2日那天,公車們“聞局已大定,不復可救,於是群議渙散”。作者又考證了翁同龢當日日記,列出了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賬,證明那天肯定沒有出現過一千三百名公車到都察院遊行示威並且被拒的事情。
再根據宮廷檔案,同樣證明“上書被拒”之不存在。當時上書反對簽定條約的遠不止公車們,先是大批現職官員從4月14日就開始接連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舉人上書,僅5月2日那天,就接到七省舉人的八批公呈,簽名者人;這樣轉奏到5月8日才結束,上書總量31件,簽名者1555人,其中梁啟超領銜廣東舉人80人上書,只是諸多上書中的一件。因此,作者認為,所謂康有為發起的“公車上書”作為歷史事件其實並不存在,頂多只能稱作“公車集會”或“公車擬上書”而已。所以說公車上書的事情是有的,在當時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影響並形成了對維新變法有利的社會風氣應該也是有的,但是康有為在當時還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只是一個還沒考中進士的讀書人而已;他的上書,也只不過是眾多上書中的一件而已,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至於到都察院遊行示威,純屬無稽之談。康有為一貫把自己想象成新式中國裡的聖人或教主,所以才在書中把自己說成是當時的一個重要人物。這種妄自尊大是一種典型的書生式的雄心壯志,無比美好,但是虛無縹緲。而且在這裡應該提醒讀者,在之後的整個變法過程中,康有為就是用這樣的書生意氣來作為自己的前進動力和指導思想,完全不顧及現實效果和影響,這也註定了他和他的同仁們的悲劇結局。公車上書對於康有為,對於整個國家,都只是一個開始,但卻為整個事件定下了基調。
康有為的思想
知識分子頭腦中總是充滿著美好的幻想,這些幻想可作為現實生活中奮鬥的動力,但是絕對不能當真把它們照搬到現實生活中來。而頭腦中充斥著這樣一些幻想的人,可以成為偉大的思想家,但是在現實中卻很難獲得成功。
可惜的是,作為一個思想家的康有為,偏偏打算在現實中幹一番事業。
康有為在1898年正式變法之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和宣傳他的變法思想。作為一個書生和學者,他最值得人們關注的,也應該是他的變法思想。
康有為的整個思想體系,集中體現在他所著的三本書裡,即《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書》。其中《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應該說是為了適應維新變法的需要而寫的,目的是破除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