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壹祭壹否,則神壹飢壹飽,壹飢壹飽,則神壹怒壹喜矣。

【註釋】

東鄰:指紂王。因為商朝都城朝歌在周的東邊,所以稱他為“東鄰”。西鄰:指周文王姬昌。當時周是一個諸侯國,都城岐在朝歌的西邊,所以稱他為“西鄰”。礿(yuè月):春天祭祀時用新生長的蔬菜上供,稱為“礿”。引文參見《周易·既濟》九五爻辭。畔:通“叛”。見畔:遭到反對。

■(hì志):儲備。

【譯文】

反駁說:“《周易》上說:‘紂王殺牛上供,不如周文王用素菜祭祀。’說紂王不如周文王,是說紂王上供的牲畜大卻福少,而周文王的祭品少卻福多。現在講鬼不吃供物,那麼又依據什麼來知道它所賜的福有多少呢?”我以為:這也是講準備供品認真不認真,整潔不整潔的問題。紂王殺牛祭祀,卻沒有盡到禮節;文王用素菜祭祀,卻竭盡了他的誠敬。禮節沒盡到,人們就要非議他;禮節虔誠地盡到了,人們就會讚揚他。受人讚揚,那麼他興辦事情贊助的人就多;遭人非議,那麼他的言行就會遭到反對。遭到反對,好像是祭祀不被鬼神享用而帶來的災禍;贊助的人多,好像是祭祀被鬼神享用而帶來的福祐。其實並非鬼神由於祭祀好壞的緣故而有喜有怒。用什麼來證明這一點呢?假如鬼是神靈的,不應當等人們上供才吃,等人們上供才吃,這是不神靈的表現。如果鬼神真的享受祭祀,因為祭祀而帶來禍福,那麼你說鬼神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是鬼神自有儲備呢?還是以人們上供與否作為飢飽的條件呢?如果自有儲備,儲備必然和人的不同,就不該吃人的食物。如果沒有儲備,那麼就要人們每天早晚都祭祀才行。有時祭祀有時不祭祀,那麼鬼神就會有時飢餓有時飽足,時而飢餓時而飽足,那麼鬼神就會時而憤怒時而歡喜了。

【原文】

76·14且病人見鬼,及臥夢與死人相見,如人之形,故其祭祀如人之食。緣有飲食,則宜有衣服,故復以繒製衣,以象生儀。其祭如生人之食,人慾食之,冀鬼饗之。其製衣也,廣縱不過一尺若五六寸。以所見長大之神貫一尺之衣,其肯喜而加福於人乎?以所見之鬼為審死人乎?則其製衣宜若生人之服。如以所制之衣審鬼衣之乎?則所見之鬼宜如偶人之狀。夫如是也,世所見鬼非死人之神,或所衣之神非所見之鬼也。鬼神未定,厚禮事之,安得福祐而堅信之乎?

【註釋】

繒(ēng增):絲織品的總稱。《初學記》十三:“三年一袷,五年一祫,以衣服想見其容色。”

饗(xiǎng響):享受,指享用祭品。

廣縱:指衣服的肥瘦長短。一尺若五六寸:《周禮·天官·司裘》鄭注:“凡為神之偶衣物,必沽而小耳。”

偶人:指泥塑或木雕的假人,一般都很小。

【譯文】

況且病人看見鬼,以及睡夢中與死人相見,鬼都像人的形狀,所以祭祀時擺的祭品和人吃的東西一個樣。根據鬼要吃飯的道理來推論,那麼鬼也該有衣服,所以又用絲綢給鬼做衣服,以仿效鬼活著時的儀表。用如同活人吃的食物來祭祀,活人想吃這些東西,也希望鬼能享用這些祭品。給鬼做衣服長短不過一尺或五六寸。讓所見到的又高又大的鬼神來穿一尺長短的衣服,難道鬼會高興而給人們帶來福祐嗎?認為所見到的鬼果真是死去的人嗎?那麼給它做衣服就應該像活人的衣服一樣。如果所做的小衣服鬼真的穿上它嗎?那麼所見到的鬼就該像偶人的樣子。這樣說來,世人所見到的鬼並不是死人的神變的,或許穿這種衣服的神並不是所見到的鬼。鬼神是什麼還不能肯定,就用豐厚的禮節去侍奉它,怎麼會得到鬼神的福祐而對它堅信不疑呢?

祭意篇第七七

【題解】

本篇是對《祀義篇》的補充和發揮,進一步論述祭祀的作用和意義。

王充透過追溯各種祭祀的來源,指出人世間所有的祭祀“皆為思其德,不忘其功也”。即是說祭祀的意義在於“重恩尊功”兩個方面。舉行祭祀是人們依照活人賞功養老的道理推演出來的,“未必有鬼而享之者”。祭祀的目的是為勉勵活人盡力,提倡尊崇恩德,是“聖人”實現“功立化通”的一種手段。他生動的比喻說,祭祀就像埋葬一條有功而心愛的家狗,將寶劍獻於亡友的墓前一樣,不過是為了表達人們的某種心意而已,並沒有什麼神怪可言。

王充把鬼神驅逐於祭祀之外,揭露了祭祀求福免禍的虛妄,他在本篇中重申了“人死無知,其精不能為鬼”,“不能為人禍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一王座

津夏

流放後,靠拯救反派系統發家致富

長夜明

鬼影情人

理性的思索

萬能修理鋪

飛向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