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據《藝文類聚》卷九十五、《太平御覽》三百七及八百九十引《論衡》文作“倉兕(sì四)”,《史記·齊太公世家》亦作“蒼兕”,應據改。以下諸“倉光”同此。倉兕:傳說是水中的一種怪獸。(5)緣:因為。
【譯文】
師尚父任周代的司馬,率領軍隊討伐紂王,到達孟津渡口上,執鉞握旗,號令他的部下說:“河中有倉兕!”倉兕是水中的一種怪獸,善於弄翻人乘坐的船。師尚父要藉助神力來鼓動將士,想叫他們儘快渡河,說不快渡河,倉兕要禍害你們,這也是重複關於觟。。一類的說法。河中有這種奇異的動物,有時浮出水面揚起身子,身上有九個頭,人們又害怕又厭恨它,其實它不一定會弄翻人坐的船。尚父因為河中有這種奇異的動物,就借它來威懾眾將士。觟。。能觸有罪的人,如同倉兕能弄翻船一樣,大概徒有虛名,並沒有什麼實際效驗。人們畏懼怪奇之物,所以就憑空把它誇大。
【原文】
52·16又言太平之時有景星。《尚書中候》曰(1):“堯時景星見於軫(2)。”夫景星,或時五星也(3)。大者,歲星、太白也(4)。彼或時歲星、太白行於軫度(5),古質不能推步五星(6),不知歲星、太白何如狀,見大星則謂景星矣。《詩》又言:“東有啟明(7),西有長庚(8)。”亦或時復歲星、太白也。或時昏見於西(9),或時晨出於東,詩人不知,則名曰啟明、長庚矣。
【註釋】
(1)《尚書中侯》:緯書名。《隋書·經籍志》記載有《尚書中候》五卷,漢代鄭去注,已佚。(2)見:同“現”。出現。軫(hěn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3)時:是。五星:指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鎮星)五星。
(4)歲星:參見43·11注(11)。
(5)軫度:軫宿所在的位置。
(6)質:樸實,單純。推步:推算日月星辰執行的度數。
(7)啟明:啟明星。天剛亮時出現在天空東邊最亮的一顆星,實際上就是金星。
(8)長庚:長庚星。傍晚出現在天空西邊最亮的一顆星,實際上也是金星。引文參見《詩·小雅·大東》。
(9)昏:黃昏。
【譯文】
俗儒又說太平之時有景星出現。《尚書中候》上說:“堯的時候曾經有景星出現於軫宿所在的位置。”景星,或許就是五星。其中最大的就是木星和金星。或許那個時候正是歲星、太白星執行到了軫宿所在的位置上,古人頭腦單純不能推算出五星執行的度數,也不知道歲星和太白星是什麼樣子,出現大而亮的星就說是景星了。《詩經》上又說:“東邊有啟明星,西邊有長庚星。”或許也是再次出現的歲星和太白星。或是黃昏時出現在西邊,或是清晨出現在東邊,詩人不明白,就叫做啟明星、長庚星了。
【原文】
52·17然則長庚與景星同,皆五星也。太平之時,日月精明。五星,日月之類也。太平更有景星,可復更有日月乎?詩人,俗人也;《中候》之時,質世也,俱不知星。王莽之時(1),太白經天(2),精如半月(3),使不知星者見之,則亦複名之曰景星。
【註釋】
(1)王莽:參見9·5注(15)。
(2)經天:橫貫天空。
(3)半月:半弦月。《漢書》本傳未見此事。《北堂書鈔》百五十引《東觀漢記》曰:“光武破二公,與朱伯然書曰:交鋒之月,神星晝見,太白清明。”
【譯文】
然而長庚星與景星相同,都在五星之中。太平之時,日月分外明亮。五星,與日月同屬一類。如果太平之時會另外出現景星,可以再另外出現日月嗎?詩人,只是平常的人;《尚書中候》所記的時代,是質樸的時代,都不明白星的執行。王莽的時候,太白星橫貫天空,明亮得如同半弦月,假如不明白星的執行的人看見它,就又再會稱它做景星。
【原文】
52·18《爾雅·釋四時章》曰(1):“春為發生,夏為長嬴(2),秋為收成,冬為安寧。四氣和為景星(3)。”夫如《爾雅》之言,景星乃四時氣和之名也,恐非著天之大星(4)。《爾雅》之書,五經之訓故(5),儒者所共觀察也(6),而不信從,更謂大星為景星,豈《爾雅》所言景星與儒者之所說異哉!
【註釋】
(1)《爾雅》:“十三經”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