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取的精華也夠多的了。他的宗族又強大,他所依靠的相當厚實了。而伯有命不該絕卻被人殺死,能變成鬼,不也是應該的嗎?”
【原文】
63·17伯有殺駟帶、公孫段不失日期,神審之驗也。子產立其後而止,知鬼神之操也。知其操,則知其實矣。實有不空,故對問不疑。子產,智人也,知物審矣。如死者無知,何以能殺帶與段?如不能為鬼,子產何以不疑?
【註釋】
對問:指子產答覆趙景子的話。
【譯文】
伯有殺駟帶、公孫段,不錯過定下的日期,這就是神的確存在的證明。
子產任命伯有的後代為官伯有就不再作怪,可知鬼神的品德了。知道鬼神的品德,那麼就知道真的有鬼了。確實有鬼神而憑空捏造,所以在問答中沒有懷疑。子產,是有智慧的人,瞭解物性是很明確的。如果死者無知,為什麼能殺掉駟帶與公孫段呢?如果不能變成鬼,為什麼子產不懷疑呢?
【原文】
63·18曰:與伯有為怨者,子晳也。子晳攻之,伯有奔,駟帶乃率國人遂伐伯有。公孫段隨駟帶,不造本辯,其惡微小。殺駟帶不報子晳,公孫段惡微,與帶俱死,是則伯有之魂無知,為鬼報仇,輕重失宜也。且子產言曰:“強死者能為鬼。”何謂強死?謂伯有命未當死而人殺之邪?將謂伯有無罪而人冤之也?如謂命未當死而人殺之,未當死而死者多。如謂無罪人冤之,被冤者亦非一。伯有強死能為鬼,比干、子胥不為鬼?
【註釋】
不造本辯:辯,疑為“讎”之壞字。讎,仇也。這裡指公孫段不是構成根本糾紛的人,意即他不是主犯。
【譯文】
回答說:與伯有結怨仇的人是子晳。子晳攻打伯有,伯有逃跑,駟帶才率領國人就此去討伐伯有。公孫段跟隨駟帶去討伐,他不是主犯,他的罪惡微小。伯有殺駟帶不報復子晳,公孫段罪小,卻與駟帶同死,這就是說伯有的魂無知,變成鬼來報仇,對罪的輕重處理得不適當。況且子產說:“強死的人能變成鬼。”什麼叫強死呢?是說伯有命不當死而別人殺死了他呢?還是說伯有沒有罪而別人冤枉了他呢?如果是說命中不應當死而別人殺了他的話,不應當死而死掉的人太多了。如果是說沒有罪而別人冤枉了他的話,被冤枉的人也並非只有他一人。伯有命不當絕而被殺死能變成鬼,比干、子胥卻不變成鬼?
【原文】
63·19春秋之時,弒君三十六。君為所弒,可謂強死矣。典長一國,用物之精可謂多矣。繼體有土,非直三世也。貴為人君,非與卿位同也。始封之祖,必有穆公、子良之類也。以至尊之國君,受亂臣之弒禍,其魂魄為鬼,必明於伯有。報仇殺仇,禍繁於帶、段。三十六君無為鬼者,三十六臣無見報者。如以伯有無道,其神有知,世間無道莫如桀、紂,桀、紂誅死,魄不能為鬼,然則子產之說,因成事者也。
【註釋】
弒君三十六: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有三十六位君王被殺死。
【譯文】
春秋時期,被臣下殺死的君王有三十六個。君王被臣下殺死,可以說是命不當絕而被殺死的了。主管統治一個國家,享受的物的精華可以說是很多的了。繼承帝位擁有國土,不僅僅是傳三代。尊貴為君王,和卿的地位不同。最早受封的祖先,必然有穆公、子良這類人物。作為最高地位的國君,遭受不忠的臣下殺死的災禍,他的魂魄變成鬼,一定比伯有更神靈。報復仇人殺死仇人,造成的禍亂,要比伯有殺死駟帶、公孫段更多。三十六個君王沒有變成鬼的,三十六位臣子沒有被報復的。如果認為伯有無道,他死後精神有知,世間無道的人沒有超過桀、紂的,桀、紂被殺死,魂魄卻不能變成鬼。既然如此,那麼子產的說法,只是沿襲了既成事實。
【原文】
63·20見伯有強死,則謂強死之人能為鬼。如有不強死為鬼者,則將雲不強死之人能為鬼。子晳在鄭,與伯有何異?死與伯有何殊?俱以無道為國所殺,伯有能為鬼,子晳不能,強死之說通於伯有,塞於子晳。然則伯有之說,杜伯之語也,杜伯未可然,伯有亦未可是也。
【註釋】
死:指子晳死。據《左傳·昭公二年》記載,公元前540年,子晳謀反未遂,子產逼他自殺。塞:不通。這裡指不適用。
【譯文】
看見伯有命不當絕而被殺死,就說被殺死的人能變成鬼。如果有不是被殺死而變成鬼的人,就將會說不是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