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小白的修行(3),重返兜率天,靜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白自從雙盤到兩小時後,修行就一直原地踏步,沒法再向前一步,這讓他很煩惱,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每次雙盤前一個小時,感覺挺好的,有隱隱約約入靜的感覺,整個世界,突然就安靜下來,世界彷彿消失不見,甚至有時候,小白感覺自己的身體也消失了。他說不上來具體是啥感受,世界好像沒了,又好像一直都在,身體好像沒了,但又能明白它的存在,那種感覺,太微妙,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外界的一切細微的聲音,都傳入耳中,但又似乎,啥也沒有聽到。 怎麼說呢,就好像,這個世界依然還是這個世界,但是,小白不在此世界中,他彷彿站在世界之外,透過旁觀者的角度,看著這個世界,看著這個世界中的自己。 對,就是這樣的感受。 這種感覺很玄妙,有些像是雲裡霧裡,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小白很貪戀這種感覺,他希望自己能夠多停留一會,哪怕時間就此停止也好。 可惜,差不多過個一小時後,腿就開始隱隱作痛,剛開始,痛感來的並不強烈,小白想繼續讓自己停留在這種感覺裡,但是,慢慢的,痛感一陣比一陣強烈,這種感覺就消散了,只剩下了腿痛,一陣一陣的,並不象剛開始練腿時那樣強烈,但是,卻實實在在的揪心。 這樣的痛感,一陣一陣的過去後,大機率又痛個十來分鐘,又會消失,然後又安靜下來,但是再想要進入那種狀態,卻沒辦法了,這個時候,往往就是開始思緒萬千,各種妄想紛至沓來,攔不住,理還亂。一切彷彿又回到剛開始練腿的時候。似乎前面這一個小時就是做了一場夢,夢醒後,一切依舊。 小白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他覺得還是得去前輩的書裡,或者查詢其他佛教經典,尋找答案。說來說去,小白還是覺得,自己看的書太少了,理論知識欠缺,才導致實修時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 小白不由得想,那些活在佛陀在世時的人,是多麼的幸福,有問題,問佛陀,啥都難不住。可是,如今這個年代,你都不知道到底哪個是善知識。 網路上,講經說法的“大師”越來越多,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傳出哪個哪個大師出事了的新聞。讓小白心理有了陰影,不敢輕易去相信網路上的種種說法。 小白覺得,最靠得住的,還是佛經。可是看佛經對他來說太為難了,實在是書讀的少啊。 小白不由得想到了六祖慧能大師,說起來真是奇怪啊,六祖一個白丁,大字不識一個,而且在當時還是屬於被人看不起的獦獠,可是卻因為突然聽到別人念《金剛經》,就因為裡面一句話,突然就開悟了。說起來這事太不可思議,但是卻真實的發生了。後來居然還寫下了那個被傳頌千古的名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這還不是他親筆寫的,因為他不會寫字啊,還是他口述,一個小沙彌幫他寫在牆上的,就這麼的,被五祖相上了,偷偷傳法給了他。而且後來,六祖還神乎其神的開壇講經說法,並且留下了《壇經》一部,小白想到這裡,腦子都糊塗了。 那麼,他到底是去讀經呢還是不讀經呢? 但是,回過頭來,小白又想起了一句古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發現自己在打坐這事上沒法再向前一步。小白決定退一步,向劉芳萍學習,重讀地藏經。說實話,地藏經,他真的沒讀多少遍,因為當初看這部經,他覺得地藏經不像別的經文詰屈聱牙,基本是跟現代文比較接近,相信只要有一點文化基礎的都能讀懂,所以,他看了幾遍後就放下了,他的理解,經文麼,不就是讓人理解的嗎?既然意思理解了,那就沒必要再停留,不是有一種說法嗎,以手指月,看的是月,沒必要糾結於手指上。 可是,當他發現,劉芳萍透過讀誦一千遍地藏經後,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比以往更沉靜,氣息穩定,情緒自控。他的好奇心也上來了。 小白不由得想,如果他也讀誦一千遍,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喜歡重返兜率天()重返兜率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