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論平等〔法〕皮埃樂勒魯,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陰間,並用琴聲感動了宙斯的女兒彼爾塞福涅,她答應把詩人的妻子送回人間,但條件是他在路上不得回顧。當他們走出地面時,奧爾佛違背了諾言,結果妻子又回到了地獄,後來他被宇斯用雷擊死。——譯者
42
83第一部分 現在
們應當把你們演講中的思想自由、創作自由、宗教自由等這些大字眼全部刪去;或者承認你們同意對上述問題這樣理解:如同剛才我說的那樣,是一種全面的否定和空虛的平等。思想自由、表達思想自由、宗教自由,在一個3千萬人口的國家中只適用於幾百、幾千人,我看這就是不平等。在一個10萬人中只有一人享有這種特權的地方,用“奴役”這個詞稱它比用“自由”
這個詞更為恰當。
你們應當說智慧是奴隸,並說智慧在奴役中漸趨衰竭,而不應當說智慧是自由的。
但是,你們真的會認為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運用他們所具有的智慧功能嗎?因為勞動是我們本性的一種必需,你們難道會認為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一大部分人就應當被剝奪精神生活嗎?你們一定不會這樣想的,因為你們回想到過去。過去有一個時期,基督教統治著歐洲,與公民的社會和無信仰的世界同時存在的是教會,它們跟愷撒①針鋒相對。不過,那時候智慧平等尚未宣佈,更談不上智慧自由得到公認,可是人人都能運用智慧。實際上,任何人,哪怕原先有過奴役的各種標記和貧窮的各種斑點,都可以進入精神生活的範疇中去。知識之門人人可進,精神食糧屬人人所有;活躍的源泉對任何人都不關閉。
教會是精神領域,它接受所有的靈魂,而且這些靈魂都能在裡面生活和得到滋養。
我還要再說一遍,哪裡沒有平等,那裡就沒有自由。有兩個世界,一個是教士世
①愷撒(César,公元前101—44)
,古羅馬著名軍事將領及國家元首,他率領軍隊向歐洲各國,向北非,向中東地區進行一系列的遠征,擴充套件了古羅馬帝國的版圖。公元前59年,他擔任了古羅馬執政官的職務,在公元前44年元老院決定授與他古羅馬帝王的會議上,他被布魯圖制死。——譯者
43
第 四 章93
界,另一個是世俗世界。唯一的平等就在於把精神食糧賜予所有的人;但是準備這種食糧的權利並不屬於所有的人,因此這種食糧對於僧侶和平民來說就不一樣。教士把麵包賜予世俗人,而為自己保留了甜酒。靈感的酒壞屬於他們,不太豐盛的食物則交給平民。
由此產生了一種令人可怕的不平等,神權政治壓迫著整個世界。負責準備大家智慧食糧的那些人分給平民的只是一些腐爛的食品,這時就有維克萊①和讓。
赫斯②這兩位偉大的殉道者出來為大家收回酒杯,亦即平等的權利。是的,那個精神境界本來就應該推翻,並在它的廢墟上宣佈平等。可是事情又怎樣呢?那個精神境界雖然被摧毀了,但是在它原來的位置上什麼也沒有建立。於是那些富人,那些無所事事的人,唯有他們繼承了智慧大廈的殘餘。
他們拿這些遺產幹什麼呢?問題不在這裡。我們要問,人民繼承了什麼,佔有了什麼?一無所有。那麼他們為人民做了些什麼呢?什麼也沒有做。他們留給人民的是他們自己早已拋棄了的這種宗教,他們認為這種宗教對於人民還是適用的。
事實並不如此。人民跟你們,即他們高貴的主人們一樣是不信宗教的。人民不比你們更相信教皇,不比你們更相信本堂神甫,不比你們更相信耶穌基督的神性,也不比你們更相信未來的生活、天堂和地獄;甚至我可以說他們不比你們更相信
①維克萊(Wiclef,1320—1384)
,應寫為John
Wyclif,英國神學家和宗教改良主義者,他的作品被主教會議斥之為邪說。——譯者②讓。赫斯(JeanHus,1369—1415)
,捷克宗教改良主義者,布拉格大學的校長,深受維克萊思想的影響。由於他堅決抨擊天主教的錯誤,他被主教會議宣判火刑。——譯者
44
04第一部分 現在
上帝。總之人民和你們一樣擯棄了道德觀念和宗教觀念。不管怎樣,你們需要有一種宗教,以便說人民信奉宗教,這樣你們的身後就不用拖帶著象野蠻人似的一群群奴隸了。現在你們做什麼呢?你們在憲章上明文寫著:天主教是法蘭西多數人民信奉的宗教。你們這樣在一隻空瓶子上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