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部分,借天改明,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帝反應過來道:“好,好,好,朕一定要讓大明子民全部都去學這數理化,再擇其佼佼者為國效力。”
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育部
“陛下英明。”鍾進衛連忙送上馬屁,他其實不知道,歷史上,徐光啟上書說明數學的用途後,崇禎皇帝下旨批示“度數旁通,有關庶績,一併分曹料理”。但是不幸的是當時明朝只過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這麼短的時間內,既有關外建虜的侵襲,又有農民起義的折騰,徐光啟的設想是無法在全國上下全面展開,真得是非常遺憾。
徐光啟一方面驚歎於中興伯的博學,另外一方面又為自己擁有一個肯納諫,一心為民的君主而自豪。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徐光啟一激動,真心祝願崇禎皇帝萬歲了。
崇禎皇帝看著眼前的兩個真心幹實事的臣子,真誠地道:“朕替大明百姓多謝你們。”
鍾進衛和徐光啟連忙謙讓,讓皇上來謝,不敢承受。
崇禎皇帝慢慢地走回御座上,一路走,一路回想,等坐到御座上,他對底下的兩個臣子說道:“全民教育之事,眼下是有越來越多的內容。朕想著,是不是也像道路衙門一樣,專門成立一個部門進行管理?”
“當然,成立個教育部專管得了。”鍾進衛想也不想,脫口而出道。
“教育部,教化萬民,不錯,朕看可以,徐卿,你看怎麼樣?”崇禎皇帝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後再問徐光啟。
你領導都先做了肯定,還讓我怎麼說。徐光啟心裡暗想,他更多的是偏向技術,對這些虛的內容不是很看重,也沒什麼意見。
崇禎皇帝的一隻手撫在御桌上,用手指敲著桌面,想了一會,道:“朕決定把教育這塊內容從禮部脫離出來,和現有六部並立,以示朕重視之意。”
“陛下英明,教育為各部基礎,脫離禮部成為第七部,並不過份。”鍾進衛覺得崇禎皇帝這想法不錯,就附和道。
崇禎皇帝點點頭,正想再進一步議論的時候,內侍前來稟告首輔溫體仁求見。
不知道溫體仁有什麼事情,崇禎皇帝現在心情不錯,就傳詔接見。
溫體仁進了文華殿,發現中興伯和禮部左侍郎都在,看他們興奮的樣子,心裡微微一怔:“難道是中興伯那水泥燒製成功了?”
他很想問下,但手中的事情也重要,就先向崇禎皇帝行禮,然後稟告:“陛下,工部尚書以身體不適為由向內閣遞了辭呈,請陛下定奪。”
崇禎皇帝聽了一愣,才短短一天時間,又一個重臣遞了辭呈。不過他也不在乎,工部尚書張鳳翔,在上次城牆**案中就想把他拿下,只不過被那些人聯名作保後妥協了。
這次,崇禎皇帝也沒有跟工部尚書客氣,直接在辭呈上批了,然後發還給溫體仁。
溫體仁見崇禎皇帝這麼快就批了,連客氣一下都沒有。心裡有點驚訝,不過他對於張鳳翔在工部尚書任上的表現也不滿,所以並不規勸崇禎皇帝,只是提醒道:“陛下,張鳳翔去職,那何人接替工部尚書?”
崇禎皇帝心裡快速過了一遍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發現沒一個合適的,不禁皺起了眉頭。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久久不語,看看溫體仁,又看看徐光啟,想了下,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臣有個建議。”
“哦,鍾師傅,你有什麼建議?”崇禎皇帝望向鍾進衛,看到站在鍾進衛身邊的徐光啟,忽然心中一動。
“陛下,臣舉薦徐大人出任工部尚書。原因有二,第一,徐大人推薦甘薯,能活人無數,是一份大功績;第二,徐大人對數學造詣頗深,工部所做之事都離不開數學,正是徐大人所擅長的,所以,就算沒水泥的功勞,也足以擔任工部尚書一職。”
徐光啟知道鍾進衛想推薦自己升官,不惜分出水泥功勞。但沒想現在親耳聽到了鍾進衛舉薦自己,不由一陣感動。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道:“朕知道徐卿的功勞,一直以來都在做實事,確實比一般官員更適合,但朕還想著讓徐卿出任教育部尚書。畢竟這塊內容在以前是禮部所管,由禮部左侍郎來接任更理所應當。不過聽鍾師傅說的也有道理,但要是徐卿接任了工部尚書,那誰來擔任教育部尚書一職呢?”
溫體仁在一邊聽的雲裡霧裡,什麼甘薯,什麼教育部尚書,見崇禎皇帝說完了話,就忍不住問了。
崇禎皇帝知道這些事情的辦理,是離不開他的。而且,對他也是信任有加,就讓鍾進衛給大明首輔講了事情的經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