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我們後世只有研究《易經》,才看出孔子談形而上道的哲學和科學問題,四書中關於形而上道的闡述非常少。 因此,後世研究孔子的學說,如果

252

公冶長第五932

有人提出孔子對於形而上的觀念是如何如何的,多半是他的孔子如此認定,難為篤論。 譬如我們寫了一篇文章,內容上說孔子認為如何,如何;多方引證一番,那隻能說是我們的孔子,並非孔子的我。 這是什麼道理呢?根據子貢的話:“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可見他因這班弟子的程度還不夠,所以很少跟他們提到。

本篇到此,話題一轉,這裡說子路的好處了。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儘管那麼粗暴,那麼衝動,但子路的品德特別好,武功也好,孔子的確喜歡他。 他是後來在衛國出大亂的時候戰死的。 衛國發生變亂時,他剛從外面回來,原來他可以躲開這場禍亂的,但他沒有逃避,他聽到訊息認為“見危授命”

,更應該前去,不能逃避。 他進去以後,正在戰亂,他參加作戰而死亡,臨死時一身都是創傷,但他認為儒者之死,應該整其衣冠。 所以臨命終時,抱著重傷,戴上帽子,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然後才斷氣。 一個人一身創傷,還如此從容,知道大限已至,整理衣冠,扣好釦子,死得端正,這種精神修養,太不容易,他能如此,決非偶然。 所以這裡說子路最怕聽見孔子講話,為什麼?因為他怕聽了做不到,有愧於為學。 道理明白了,行為要配合得上,此即所謂“履踐”的工夫。 他因為怕做不到事理合一之境,等於是自欺,所以他最怕老師的教誨。

253

042論 語 別 裁

蓋棺成定論

本篇這一節之前,都是講學生的故事。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這節開始講到孔子對於當時及其前後時代人物的評論。這個人物的評論,包括瞭如何作學問與整體的文化精神。現在這裡先介紹一個人。 他就是孔文子,姓孔名圉,是衛國的大夫。 文子的“文”的來源,是中國古代的諡法,從周朝開始,一直流傳下來的,民國以來,因為幾十年都在戰亂之中,國家多故,我們文化中的這一點還沒有恢復。什麼是諡法?簡單一句話,就是一個人死後的定論。 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有中國歷史文化才有的,連皇帝都逃不過諡法的褒貶。 我們要曉得,這一點便是中國文化春秋大義的精神所在,同時更應該使下一代記取這具深義的特點。中國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這個諡法,怕他死後留下萬世的罵名,甚至連累子孫抬不起頭。 因此他們為國家做事情,要想爭取的是萬世之名,不願死後替子孫留下臭名,更不願在歷史上留個罵名。 這個就叫諡法——也就是死後的一字之定評。 皇帝死了就由大臣集議,或史官作評語,像漢朝的文帝、武帝,稱謂“文”

、“武”

,都是諡法給他們的“諡號”。

“哀帝”就慘了,漢朝最後那個帝為“獻”帝,也含有奉獻給別

254

公冶長第五142

人,送上去的悲哀。 可見這個諡法很厲害。 王陽明,是他本人的號,後來加諡為“文成”。曾國藩,後人稱他曾文正公,“文正”兩字是清朝給他的諡號。 死後的評語夠得上稱為“文成”

、“文正”的,上下五千年歷史,縱橫十萬裡國土,雖然有幾億的人口,其中卻數不出幾個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這是中國文化中諡法的謹嚴。所以中國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標,是要對後代負責;不但對這一輩子要負責任,對後世仍舊要負責任。如宋代的名臣,也是理學家的趙拤,他一度放到四川作“省主席”——比擬現代的官位來說。 他自己騎一頭跛腳騾子,帶了一個老僕人、一琴、一鶴去上任,到了省城裡,全城的文武官員,出城來接新主席,卻看不到人,誰知道那個坐在茶館裡面,一琴、一鶴相隨的糟老頭子就是新上任的主席。 當然他不止是當主席,也當過諫議大夫,是很有名的名臣——歷史上成為名臣不容易。 有所謂大臣、名臣、具臣、忠臣、功臣、奸臣、佞臣等等。 所謂忠臣、奸臣,看小說都知道,不必細說了。 要夠得上成為一個名臣,很不容易,夠得上一個大臣,更難。 大臣不一定在歷史上很出名,可是他一定有安定天下後世的功業。我們不希望看到奸臣,也不希望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錯逢冤家

九米

和赤井一起被車創後

波波目

曾為梅花醉如泥

漂亮格子

長安歌之天下無殤

巴喬的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