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達到處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這是第一原則。第二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假使沒有達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處約,約不是訂一個契約,約的意思和儉一樣。 就是說沒有達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長處在簡樸的環境中。 所以人的學問修養,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學生顏回一樣;一簞食,一瓢飲,可以不改其樂,不失其節。 換句話說,不能安處困境,也不能長處於樂境。 沒有真正修養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會忘形。到了功名富貴快樂的時候忘形了,這
200
裡 仁 第 四781
就是沒有仁,沒有中心思想。 假如到了貧窮困苦的環境就忘了形,也是沒有真正達到仁的境界。 安貧樂道與富貴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說:“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養到達仁的境界,無論處於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就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照臨萬類的仁道
所謂“仁者安仁”相當於仁的體,“知者利仁”相當於仁的用。 我們研究孔子學說,他的主要精神是“仁”。對於仁的道理,我們最好不要拿自己的意見來作註解,要把有體有用的道理把握住。前面提到唐代韓愈拿自己的意見作了註解,說“博愛之謂仁”。我們現在不用自己的意見作註解,拿接近孔子的,或拿孔子本身的意見作註解。 孔子對於仁的註解全部都在《里仁》這一篇中,本篇裡都是談“仁”
;談它的用,比談它的體來得多,正如孔子在《易。 系傳》中所說的:“顯諸仁,藏諸用。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再其次,我們可以從《孟子》的資料中找到一些有關仁的界說,現在我們看《孟子》最後一篇《盡心》章的上章裡所提到:“君子所性,雖大行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